
当粒子水墨遇见赛博朋克,当传统神话融入现代精神,在技术与文化的双重驱动下,国产动漫正在书写属于东方的动漫史诗,让世界在光影流动中读懂中国。

■ 莫兰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9亿元全球票房登顶影史第五名,《浪浪山小妖怪》突破10亿元票房刷新二维动画行业“天花板”,《凡人修仙传》在俄罗斯影评网站收获8.6分的高分评价……从春节档到暑期档,这些令人惊喜的数据,共同勾勒出国产动漫(以下简称“国漫”)崛起的清晰轨迹。
而观众对国漫的由衷喜爱,不只体现在红火的票房和豆瓣高分上,更在于真金白银的支持。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映,让“影视IP+文旅”模式再度爆发:天津陈塘庄的“哪吒主题旅游线”客流量增长30%,四川宜宾哪吒行宫单日游客峰值达8000人次,河南西峡陈塘关遗址公园春节客流量增长300%——这些案例证明动漫IP已从内容产品延伸为文化消费场景。据估算,“哪吒”系列IP衍生品收入或达100亿元至150亿元,IP总商业价值或达300亿元至350亿元。同时,腾讯视频的超级IP《斗罗大陆》系列,不仅播放量突破20亿次,更形成了从动画到游戏、小说的全链条开发,仅改编的游戏一项,流水已超百亿元。
从院线票房奇迹到衍生品秒罄,国产动画构建的成熟产业闭环,不仅证明了其商业上的成功,更印证了其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交融间,找到了一条属于东方、引领潮流的美学通途。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动漫产业总值从2019年的760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4000亿元,2025年中国泛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521亿元,2029年有望突破8344亿元。这些数据,不仅标志着产业体量的飞跃,也意味着国漫行业或将迎来“黄金时代”。国漫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技术突破、文化自觉与产业生态协同演进的必然结果,在粒子水墨与赛博朋克的碰撞中,新的蓝图正徐徐铺开。
国漫的逆袭,首先始于技术层面的破局。《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一幕幕惊艳特效令人目不暇接:捕妖队对战海底妖兽的部分,巨树上排列着密密麻麻的捕妖队员,足足有两亿多个;龙王敖丙身上有成千上万片龙鳞,每片都能自主调整折射率;申正道从水中升起时放出大招,湖面爆开,浪花四溅,并在电光火石间化为寒冰;哪吒的“三头六臂”神通,以敦煌飞天壁画为灵感,用渐变粒子流营造出“似有还无”的东方玄幻意境;“洪流对战”中,一切都像海浪一样翻涌,就连鱼群、云迹、鸟痕,也化作洪流的一股……
这些,全部出自中国智造。138家中国公司,4000多名中国动画人,包括《姜子牙》《深海》《熊出没》等影片的创作团队,共同完成了这一壮举。
这背后是一套可复制的“新质生产链”:分布式云渲染将单帧成本降低22%,AI加速云渲染最高效率提升约40%,LED虚拟拍摄把拍片周期大大压缩。
石破天惊的技术创新,不只拓展了想象力的国度,更重新定义了东方美学的表达边界。《深海》首创的“粒子水墨”技术,将传统水墨画的流动质感与三维动画的空间表现力完美融合;《仙逆》尝试的“水墨晕染+赛博朋克”混搭风格,让古风意境与未来想象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凡人修仙传》运用的真人动作捕捉技术,使修仙者的打斗场景兼具力量感与流畅度。
当水墨可以流动为火焰,当飞檐斗拱能被毫米级建模,国产动漫第一次拥有了“技术主权”。恰是无数新技术的突破,共同构建起了区别于日美动漫的、独具中国审美风格的视觉体系。当技术不只为效率服务,更为美学表达赋能时,国漫便拥有了与世界对话的视觉语言。
而在视觉效果的背后,国漫的真正成熟,在于实现了从文化符号拼贴到精神内核挖掘的转变。
《哪吒之魔童闹海》对传统神话的颠覆性改编,使“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精神在焦虑的当代青年中形成强烈共鸣;《中国奇谭》中的《鹅鹅鹅》用黑色幽默解构欲望本质,引发成年观众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度思考;《长安三万里》以高适与李白的友情为主线,让盛唐气象在诗意画面中完成文化寻根;《灵笼》构建的末日废土世界,探讨人性与生存的哲学命题;仍在热映中的《浪浪山小妖怪》则对准了“永远差一点”的凡人悲欢和日常,用“失败”撬动最大公约数的共情。
这些作品不再停留于表面化的古风元素堆砌,而是深入传统文化的精神肌理,实现了与现代观众的情感连接。
或许数据更能直观地体现这种连接。2024年底,B站2024-2025年国创发布会公布了43部国创作品,其中包括12部原创动画,占比超过25%,显示出创作团队从“IP改编练兵”向“原创崛起”的转型决心。2018年至今,B站累计播出国创作品642部,出品原创动画达78部,用户观看时长近6.6亿,互动总数超过2.5亿,用户规模约3.2亿。
从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动漫产业园区定位规划及招商策略咨询报告》分析,国漫用户年龄层呈现“全龄化”特征,30~39岁观众占比42%,40岁以上观众达21.2%,家庭观影成为新常态。这说明,“动漫只属于未成年人”的时代已成过去,优质内容能够跨越年龄与性别界限。
“硬核”的技术之翼,“共情”的精神之魂,正是这二者的深度融合与彼此赋能,打破了国漫长期以来的窠臼,构建出一个既深植东方文化母体、又能与世界同频共振的新纪元——它不再仰视他者的标准,而是以自信的表达,让中国故事拥有了震撼世界的力量。
十年前,《大圣归来》大火;十年后,《哪吒之魔童闹海》称雄。从前,追逐的是流量;如今,注重的是价值表达。国漫的崛起之路,映射着文化自信的成长轨迹。当粒子水墨遇见赛博朋克,当传统神话融入现代精神,国产动漫不仅创造了商业奇迹,更构建起中国故事的新表达体系。这场崛起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在技术与文化的双重驱动下,国产动漫正在书写属于东方的动漫史诗,让世界在光影流动中读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