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侧记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韩亚聪 周韵曦 肖睿 宿琳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韩亚聪 周韵曦 肖睿 宿琳

  2025年9月3日,又一个载入史册的光辉时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天安门广场的电子大屏上,钟摆摇曳、时间交替。1945年的钟声曾撞响民族胜利的强音,2025年的时针正稳稳指向复兴征程的新坐标。

  这一刻,凝视着光影流转的历史长卷,没有人能抑制心绪的激荡。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和平宣言震撼人心、昭示未来。

  山河不会忘记,救亡图存中的热血荣光

  “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80多年前,面对敌人的威逼劝降,杨靖宇的反问震彻雪原。当最后一颗子弹打光,冰天雪地之中、敌兵合围之下,他用生命刻画出顶天立地的中国人的样子。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赵一曼留给儿子的绝笔信里,没有悲戚,只有为国捐躯的坚定。

  甘于忍辱负重,勇于流血牺牲,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骨在山河破碎时愈发耀眼。

  从率先举起抗日旗帜,到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从开辟敌后战场、牵制日军主力,到凝聚全民族力量、守护民生希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长安街上,一段英雄与功勋同在、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感人场景正在徐徐展开。

  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猎猎战旗与人民英雄纪念碑交相呼应,每一面战旗都承载着抗日英雄的牺牲奉献,镌刻着保家卫国的光辉事迹。

  在14年浴血奋战中,英雄群体和战斗英模,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不朽功勋。历经岁月沧桑,新时代的中国军队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展现了政治建军新风貌、人民军队好样子。

  “越是被压迫,越是挺直脊梁;越是遭摧残,越是燃起斗志。先辈们坚持血战到底,坚信抗战必胜,我们不能忘、不会忘。看到国家军队不断发展壮大,我从心底里感到骄傲与自豪,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观礼台上,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首都最美家庭代表侯宁激动地说。

  山河不会忘记,人民挺起的不屈脊梁

  1938年春,延安凤凰山,一孔窑洞里,毛泽东挥笔写下《论持久战》。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清醒认知,更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抉择。

  抗日战争中,260万民兵参战支前、英勇作战,歼敌10.6万余人,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过这样一位母亲。“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

  这震撼人心的悲壮,从不是孤例,而是抗战岁月里千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缩影。

  有人说战争是英雄的舞台,但在中华民族的抗战长卷里,英雄从来不是少数人的代名词。

  庄稼汉假装上山砍柴采药,给抗联战士送吃送穿、救治照料;猎户们拿起土枪土炮,袭扰日军运输队;船工们豁上性命,阻止鬼子过江围剿;妇女们聚在油灯下,赶制军鞋、支援前线……

  他们本是一个个平凡人,却在国难当头时,不约而同地站成了守护家国的长城。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的历史片段,拼凑出一个民族最坚韧的精神图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正是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战,才有了祖国的新生与强大,才有了我们小家庭的幸福安康。祖国发展日新月异,让我们充满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和幸福,感恩革命先辈,感恩强大的祖国!”侯宁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如今,这种精神早已融入乡村振兴一线、科技创新前沿、强军事业征程、创业创新舞台,融入每一个中国人追梦圆梦的道路上。

  山河不会忘记,不畏艰险的巾帼本色

  阅兵场上,英姿飒爽的女民兵无疑是一道亮丽风景线。

  此次受阅的民兵方队,全部由女民兵组成,她们主要来自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等抗战时期党领导的主要抗日根据地。

  当她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长安街,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这是时空的交汇,也是精神的传承。

  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无数中国女性“虽为女子,亦有山河志”。妇救会成员走村串户动员支前,战地服务团护士在炮火中抢救伤员,太行奶娘用乳汁哺育革命后代,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护送伤员……她们的身影在救亡图存的洪流中绽放出震撼人心的巾帼本色。

  从抗战时期的“烽火玫瑰”,到阅兵场上的“铿锵玫瑰”,变的是时代背景,不变的是中国女性深植于血脉的家国情怀与奉献担当。

  今天,亿万中国妇女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她们是科技创新的探索者、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乡村振兴的建设者,书写着新时代的巾帼篇章。

  “作为一名女性科技工作者,我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我要用科技创新助力祖国发展,用超级算力铸就超级国力,让科技强国的梦想绽放光芒,让世界和平的愿望得以实现!”望着已经走远的民兵方队,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卢宇彤坚定地说。

  山河不会忘记,盛世中国的精神回响

  此刻,“这盛世,如你所愿”,是亿万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

  徒步方队昂扬走过天安门,将士们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新时代强军事业的跨越发展。

  方队构成中,既有传承着红色基因、肩负着传统防务使命的陆、海、空等传统军种力量,也包含了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等适应新时代战争形态、聚焦新型安全领域的新锐力量。

  钢铁洪流驶过长安街,国之重器轰鸣震彻云霄。此次阅兵,所有受阅武器装备皆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之高,彰显守护和平的坚定决心,令世界赞叹。

  35年前,卢宇彤也曾当过排头兵踢过正步,35年后,作为阅兵现场观礼嘉宾,她重温军乐礼炮,再睹钢铁洪流,生逢盛世,感慨万千:“昔年凭血肉筑长城,今朝以科技固金汤。科技守护和平,更推动国家走向强盛。”

  国盛方能家兴。新时代以来,从神州大地的日新月异到百姓生活的蒸蒸日上,从国际舞台的自信从容到万家灯火的安稳祥和,无不印证着“国家强盛”与“家庭幸福”之间深刻的命运联结。

  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以全方位的跨越式发展,为千万家庭搭建起追逐梦想的舞台;而每个家庭的勤勉奋进,又为国家的前行注入了最鲜活的力量。先辈们用生命捍卫的家园,已换上盛世新装,以从未有过的强大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看到我们国家领先世界的军事装备,感受人民军队威武雄壮、不可战胜的气势,我相信姥爷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因为,我们的国家已傲然挺立,再也不会遭受欺凌;我们的人民安居乐业,享受着和平与繁荣。”左权将军外孙、八路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青年分会会长沙峰说,永远不会忘记先辈们的英勇牺牲,没有他们的流血与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腾飞、国家强盛的不竭动力。”

  山河将会见证,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凝望历史,便是要从历史的褶皱里汲取力量,在历史的逻辑中把握方向,让过去的荣光照亮未来的征途。

  中国走向何处?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天,中国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这既是对自身历史使命的担当,也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

  天安门广场上空,党旗、国旗、军旗在空中护旗梯队的护卫下猎猎飘扬,直升机群在空中勾勒出巨大的“80”字样,“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标语,字字千钧,映照苍穹。

  这是守护和平的担当,也是开创历史的信念。

  历经八十载春秋,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伟大抗战精神,依旧在我们的血脉中沸腾、滚烫。它激励我们在前行道路上步履坚定、铿锵有力——因为我们深知,最伟大的胜利是家国同心,最壮丽的征程是微光汇聚。

  当国产歼击机梯队掠过天安门广场,那一道道划破天际的航迹,是新时代中国守护和平的誓言;当和平鸽带着梦想翱翔,那一片片掠过云端的羽翼,是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亿万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民携手同行,中华民族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构建得更加紧密,人类社会必将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从苦难中淬炼初心,在胜利中迈向复兴。这束穿越80年的胜利之光,必将照亮中华民族的壮阔征程!

中国妇女报特刊 1胜利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韩亚聪 周韵曦 肖睿 宿琳2025-09-04 2 2025年09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