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警“春蕾女童”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 高峰/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返程途中,梁美惠与同学并肩而坐,翻看着手机里这几天的照片,满是不舍。“回顾这段旅程,从最开始对活动的懵懂期待,到沉浸其中收获知识与感动,再到离别时的眷恋,我成长了许多,也收获颇丰。”梁美惠说。
近日,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主办的“武警春蕾社会实践活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办,来自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梁美惠等50名“春蕾女童”参与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以爱国主义教育、科技、安全保护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和激励着“春蕾女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担当、能吃苦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开展红色教育 弘扬革命精神
柳州融水是实施“春蕾计划”的发源地。1988年,武警柳州支队与驻地党委、政府在融水白云乡共同创办了“武警红瑶女子班”,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事业开启了探索之路,也为全国实施“春蕾计划”开了先河。
薪火传承,当地武警一直奉献爱心,资助着大苗山里的各族女童。“从我记事起,武警叔叔忠勇奉献的光辉形象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融水中学的梁美惠长期得到“春蕾计划”的资助,对武警充满感激之情。
“参加这次研学活动的‘春蕾女童’个个品学兼优,她们来自融水苗族、瑶族、侗族等不同民族,大多是第一次来到南宁。”一路随行的融水中学政治教师石锦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南湖边,李明瑞、韦拔群等革命烈士纪念碑静静伫立,革命烈士雕像神情坚定、目光如炬。“春蕾女童”整齐列队,神色肃穆地向纪念碑敬礼,汲取信仰铸魂的精神力量。
移步陈列馆,展厅生动展示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红七军千里远征等场景,真实再现了革命先辈们在广西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以及广西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壮阔场景。“春蕾女童”们认真聆听讲解、用心感受战火岁月,深深为革命先辈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所感动。
感受科技魅力 激荡青春力量
仰望模拟的浩瀚星空,想象卫星遥感技术探索山河的神奇,仿佛自己也化作一颗小星窥探宇宙奥秘。在“星耀南宁”科学馆,“春蕾女童”们仰望大国重器,触摸前沿科技的强劲脉搏。她们在互动体验式的教学场景中了解了航天遥感科学原理与技术应用,感受着科技的魅力。
“我们还体验了模拟飞行技术,分组制作火箭模型。看到自己亲手搭建的火箭顺利发射,成就感油然而生。”16岁的吴玉婷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一直困扰着自己的那道物理难题也似乎迎刃而解。
除了高精尖领域,科技应用也体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研学的第四天,在石埠乳业数智化生态研学牧场,全自动化的生产过程让“春蕾女童”们大开眼界,体验了智慧农业的绿色脉动。实验小课堂“翻滚吧牛奶”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女童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习了科学原理。
流连在南宁博物馆,苗族女孩韦宇轩对展厅里的民族服饰产生了浓厚兴趣,不时驻足拍照留念。“跟苗族服饰大不相同,每个民族的服饰都很有特色。或许我们可以通过AI设计,融入流行元素,民族服饰同样可以走在时尚前沿。”
研学一路行、一路悟。在科技的锋刃与文明的温度之间,在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召唤之间,“春蕾女童”度过了充实而美好的时光,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成长。
新学期开学在即,梁美惠心怀感恩,满怀期待。“‘武警春蕾社会实践活动’如同一束希望的光芒,穿透了我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在青春画卷上烙下深刻印记。我们定将铭记先辈浴血奋战的历史,在民族复兴中贡献青春力量。”她的眼神充满了坚定。
36年来,广西“春蕾计划”共筹集资金1.55亿元,为全区30多万名困境女童助学圆梦。“武警春蕾”也将继续在八桂大地如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