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无棣县妇联积极响应全国妇联打造“幸福联线”交友品牌的号召,牵头成立“棣姐红线”公益红娘团,整合全县资源,建立县、镇、村三级红娘工作网络,通过数字化手段和传统说媒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单身青年搭建诚信可靠的婚恋交友平台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姨,你帮我牵牵线吧。”山东省无棣县“棣姐红线”公益红娘团团长张华爱收到了这样一条消息。发信人小刘今年30岁,性格内向,还未找到对象。几乎同时,在全县公益红娘工作群里,一名红娘分享:“我们村有个29岁的好姑娘,在某医院当护士,性格活泼又懂事。”
张华爱心头一热,创造机会让两人在县里的青年读书会上见了面。渐渐地,两个年轻人的交流从礼貌寒暄到无话不谈。8月,张华爱和另一名牵线红娘收到了二人发来的订婚请柬。
在无棣,这样的幸福故事正在不断上演。今年,无棣县妇联积极响应全国妇联打造“幸福联线”交友品牌的号召,牵头成立“棣姐红线”公益红娘团,整合全县资源,建立县、镇、村三级红娘工作网络,通过数字化手段和传统说媒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单身青年搭建诚信可靠的婚恋交友平台。
跨省牵线,直播间里“云相亲”
村妇联执委郭树华是个有着20多年红娘经验的“老把式”,经常给身边的单身男女牵线搭桥。2023年9月起,她将“月老摊儿”搬到了线上,每晚8点准时开播。直播间不仅吸引着滨州本地人,还拓展到了河北、内蒙古等地。
接到预约后,郭树华通常先当好“把关人”。在报名环节,她就详细记录报名人员的年龄、身高、学历、工作以及家庭背景等信息。有时还会家访,与报名人员的父母、亲戚朋友交流。直播以来,郭树华成功牵线32对青年。“每促成一对,就觉得之前跑再多的腿、磨再多的嘴皮子,都值了!”这就是无棣公益红娘们最朴素的成就感,她们参加培训、交流经验,努力多学几手“看家本领”,希望把这座牵线搭桥的“鹊桥”搭得更牢靠、更暖心,帮助更多年轻人收获幸福。
村村有喜,红娘队伍网格化
在张华爱、郭树华的背后,是一支庞大的城乡公益红娘队伍。
为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婚恋新风,无棣县妇联牵头成立“棣姐红线”公益红娘团。公益红娘第一时间将自己掌握的单身青年信息发给队长,再由队长将信息整理汇总到全县单身资料库里,形成了“1+12+563”红娘网格(1个县级中心、12个分站、563个联络点)。为了给单身青年创造更多相处机会,红娘们定期开展“交友读书会”“兴趣沙龙”“City Walk城市漫游”等各类“小而美”的联谊活动,真正做到“村村有红娘,月月有活动”。
为提升红娘队伍的专业水平,无棣县妇联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乡村红娘训练营”,设立“金牌红娘学堂”,邀请专业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开展专题培训,确保所有红娘都能学习掌握民法典中与婚恋家庭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做到人人都有能力引导青年依法处理婚恋中的问题。同时,红娘们聚焦青年婚嫁彩礼高、负担重的现实问题,先后发放公益海报1000余份,上门“微宣讲”200余场次,制定《文明婚俗公约》。通过“红娘婚前辅导+新人公开承诺+村规民约约束”多维举措,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爱情观、婚姻观,已推动43对新人实现“低彩礼”或“零彩礼”,让喜事新办、婚事简办的文明理念蔚然成风。
甜蜜经济,红线牵起“大民生”
“没想到牵红线还能带动妇女创业就业。”公益红娘苏雨杏感慨道,“参加了妇联开设的妇女创业就业培训班以后,现在店里的婚礼手捧花特别受欢迎,订单都排到下半年!”
她口中的培训,正是县妇联为助推全县“甜蜜经济”发展而推出的花艺、蛋糕、花馍等“甜蜜技能”培训班,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妇女已有200余名。
目前,无棣县正着力发展以婚恋服务、婚庆消费、婚俗旅游为特色的“甜蜜经济”。县妇联牵头成立的“棣姐红线”公益红娘服务不仅为单身青年构建了诚信可靠的交友平台,更悄然催生了一条充满活力的就业链条,有效促进了妇女创业就业。在这一过程中,县妇联积极发挥“联”字优势,整合市场资源,引导一批婚庆策划、婚纱摄影、婚礼司仪等新兴职业的机构负责人加入公益红娘队伍。这些“业内红娘”在为单身群体牵线的同时,也依托自身产业,为更多群体开辟了新的就业门路,形成了“促成一段良缘,带动一方就业”的倍增效应。
“红线”一端连着家庭幸福,另一端系着城市发展。如今,公益红娘团已累计服务超过700余人,60余对成功牵手。无棣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菁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带领公益红娘团完善工作机制,打造具有无棣特色的公益婚恋服务品牌,用“小服务”托起“大民生”,让妇联组织和红娘团成为值得信赖的“娘家人”,让更多年轻人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幸福,安身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