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尊敬的律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正是你们的帮助,让我顺利解决了问题……”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律师行业妇联常驻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站收到了一封感谢信。来信人此前深陷合同纠纷,前往工作站寻求帮助,芝罘区律师行业妇联副主席安翠红和执委夏菁作为当日的值班律师,为其详细分析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并结合实际给出了具体方案。
“我们希望用自己的专业力量,为烟台市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芝罘区律师行业妇联主席、北京市盈科(烟台)律所主任邵永利说。
自去年8月正式成立以来,这支法律服务“娘子军”队伍日渐庞大,在普法维权、基层治理、企业服务等领域精准发力,成为烟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巾帼力量聚共识:打造专业法律服务“娘子军”
作为烟台市首家律师行业妇联,芝罘区律师行业妇联建立首席服务律师团队,与税务、不动产等10个政务服务部门结对,形成“法律专家+行政服务”的协同机制,锻造出一支“懂政治、精业务、有情怀”的法律服务“娘子军”。
据了解,妇联执委们驻守在朝阳街、万达工会驿站等巾帼法律援助流动工作站,为有需要的商户、游客、外卖员等群体免费提供专业化法律咨询、政策解读、妇幼维权、消费维权和情绪疏导、纠纷调解等服务。
创新服务模式:政务中心里的“法治便利店”
为加快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3月,芝罘区律师行业妇联依托芝罘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常驻工作站,与各驻厅单位形成优势互补,实打实解决了企业群众的许多法律问题。
“有一家企业因资金周转问题,需要快速办理抵押登记,但企业负责人在北京,来回奔波不易。”芝罘区律师行业妇联副主席郑清铭说,为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芝罘区政务服务中心驻厅单位与工作站联动协作,依据民法典优化流程,实现了“上午申请、下午办结、免费邮寄”的高效服务,企业申请人当日便可返回北京。
据介绍,工作站实行每日双律师轮值制,通过“咨询接待—问题分析—解答建议—记录反馈”标准化流程,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站的创新价值不仅在于解决个案,更在于构建“法律赋能政务”的长效机制。妇联为10个驻厅单位选配2~3名结对律师,开展定制化法律培训,为政务服务人员提供股权架构设计、乡村振兴等多场专题讲座,覆盖500余人次。
普法维权双推进:群众信任“家门口的法治课堂”
日前,在芝罘区东山街道,芝罘区律师行业妇联执委张丽娜为居民们“以案普法”,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融入真实案例故事,引发在场居民的强烈共鸣。
这种“家门口的法治课堂”,得益于芝罘区律师行业妇联联动相关部门、单位,所构建的覆盖街巷、村社、学校、机关、媒体的立体化普法网络。
自今年3月起,芝罘区律师行业妇联组建公益普法小组,联合街道开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专题活动,累计覆盖芝罘区9个街道及莱山区3个街道,惠及群众1500余人次。
成立一年来,芝罘区律师行业妇联以“专业服务赋能、公益实践聚力”的工作路径,在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妇女权益、参与基层治理等领域交出亮眼答卷。邵永利表示,未来,这支法律服务“娘子军”还将持续推进“小微企业法律体检”“新业态女性定制化普法”等创新项目,让法治阳光照亮营商环境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