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世妇会期间,龙江文(右一)和大会秘书长蒙盖拉(左五)在北京怀柔。 作者供图
□ 龙江文
1995年9月,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下简称北京世妇会)在北京召开。能够参与这一工作,是我终生难忘的经历。每当我回想起当年的场景与故事,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鲜活的画面和感人瞬间,还是那样具有冲击力,那样丰富生动,那样激动人。这段经历不仅是宝贵的回忆,也成为激励我今后继续投身妇女事业的重要动力。
筹备世妇会的挑战与成长
在纪念北京世妇会30周年之际,蓦然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当时,这个崭新的重大任务充满了挑战:突发事件频发,内外压力重重。在大会筹备期间,我们常常夜以继日,有时连轴转,只为让北京世妇会圆满成功。面对巨大的困难,我们拼命学习,努力积累经验,快速成长,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成功完成了艰巨使命,彰显了我们妇联人的勇敢、坚强和智慧。我们也更加坚信:妇女能顶“半边天”。
北京世妇会大会秘书长蒙盖拉曾多次赞扬全国妇联的朋友们“微笑着迎接风暴”。是的,我们奋不顾身地投入其中,全身心奉献。虽然超强的工作强度损害了我们的健康,但大家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深知肩负着的是多么伟大的历史重担。
正如我在纪念全国妇联原副主席黄启璪的文章中引用的电影《英雄儿女》的歌词:“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我们奋战一线,也用自己的热血和汗水,为妇女事业的旗帜增添了绚丽色彩,为此后承办国际盛事积累了宝贵经验。
全球性别平等事业的里程碑
北京世妇会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首先,北京世妇会是我国乃至世界男女平等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大大推动了我国和全球的性别平等事业。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至今仍是各国政府努力的目标,我国也在此次大会开幕式上向世界郑重承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此外,北京世妇会对我国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时,西方对华实施制裁,有段时间里,我国对外交流几乎停滞,国外民众也对我国有着很深的误解。而世妇会却聚集了100多个国家的46000多名与会代表,其中不仅有国家元首和部长,还有许多尚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的代表。他们来我国参加会议后,又进行了实地考察,亲眼见证了真实的中国,许多外宾与我国建立了联系与合作。这不仅有力地破除了西方的偏见,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的制裁,也让我国有机会更加了解国际规则,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非政府组织论坛:交流合作新舞台
北京世妇会期间,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吸引了31549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其中境外与会者26549人,我国与会者5000人。论坛围绕“平等、发展、和平”这一主题,讨论了全球妇女关注的问题及涉及妇女的各类问题,共进行了3900场讨论会、协商会,举办了5000余场展览、演出等活动,同时还开展了工艺品展销、妇女实用技术、电影论坛等项目活动。
北京世妇会的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的参与人数,是政府会议的两倍多。这一盛会更新了我们对非政府组织的认识,也让我国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同行深入交流。这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对改善国家事务和社会治理理念及模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权益的能力。
1995年,全国妇联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成为中国第一个享有该地位的组织,此后,又有100多家社会组织获得这一殊荣。在国际舞台上,这支强大的民间外交力量和政府外交一起维护国家利益,为国家发声提供了新渠道。习近平主席指出:“民间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民间外交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我们也认识到,许多国际的非政府组织是有多面性的,并非非黑即白,通过多方争取和沟通,许多潜在对手也能变成朋友。论坛接近尾声时,有个平时对我们不太友好的欧洲组织提出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她们表示论坛开得很好,但欧洲的许多记者发布的报道不属实,她们要向各国朋友讲述自己眼中的真实情况。我们迅速协调,果断安排。结果,此次记者招待会效果很好,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就能争取到更多的朋友。
论坛期间,布隆迪前总统布约亚的夫人拿着我们代表团在1992年访问布隆迪时的合影找到我们。当时,她告诉我们,她的丈夫因国内动乱下台,此次她是作为妇女组织代表来华参会。
考虑到布约亚对中布友谊作出的贡献,我便请示领导按贵宾礼遇接待布约亚夫人,并邀请她出席大会开幕式。2002年,我随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顾秀莲再次访问布隆迪时,布约亚已重新成为总统。他热情接待了我们,并紧紧握住顾主席的手说:“患难见真情,中国是我们最好的、最可靠的朋友。”这件事生动地展现了民间外交的魅力。在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上,参会代表和工作人员和我一样遇到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瞬间和故事,我们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学会了交流和沟通,学会了遵守规则,也学会了外交的艺术。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的讲话中强调:“今天,北京世界妇女大会所宣示的精神,在世界催生了积极变化。”这句话鼓舞着我们继续发扬北京世妇会精神。多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国家外交贡献了重要力量。退休后,我曾担任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分管外事,多次参加联合国各类会议和相关国际活动,并多次参加世界妇女峰会,积极配合国家的整体外交,受到各国朋友的赞扬。可以说,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除了元首外交、政府外交,还要有民心相通的、不可或缺的民间外交。在北京世妇会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上,那5000名中国代表和上万名志愿者、工作人员就像一粒粒种子,正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系全国妇联国际部原正局级巡视员、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原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