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耿兴敏
带着从暑期丰富的文化生活中汲取的知识和“营养”,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迎来了2025年新的学期。
回首刚刚结束的暑期,深入落实全国妇联关于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 牵手护航伴成长”2025年暑期儿童关爱服务工作要求,关注家庭暑期儿童照护困难需求,北京市妇联聚焦促进儿童红色精神传承、身心健康提升、网络素养培育、五育融合发展,精心策划和部署,指导各区推出儿童关爱系列活动,陪伴广大儿童度过了一个健康、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红色教育润童心 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市妇联精心部署红色研学活动,深入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儿童传承红色精神。在拓宽孩子视野的同时,在他们心中种下爱党爱国、勤奋好学的种子,助力他们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8月2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家书视听空间,孩子们大声朗诵一封封饱含家国情怀的家书。这是市妇联举办的“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红色研学活动场景之一,来自各领域的30余户家庭代表在现场被深切地感动着。
石景山妇联依托“区家庭教育品牌服务地图”,带领亲子家庭走进石景山区档案馆,以沉浸式教育引导儿童了解家乡历史、感悟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怀柔区妇联精心策划“红色桌游”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诵读抗战家书、情景剧演绎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以游戏形式了解抗战历史;组织辖区内青少年前往部队军营历史博物馆及消防队开展研学活动,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激励儿童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这个暑假,平谷区妇联共开展20场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为充分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开设了四大模块课程。
房山区西潞街道苏庄二里社区开展主题红色教育活动,邀请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教师耿楠系统讲解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让孩子们筑牢爱国拥军的思想根基,树立“强国有我”的责任意识。
西城区妇联举办“童心向国防 共筑强国梦”国防教育主题活动,特邀全国地质资料馆教授李晨阳讲述《地质学家的抗战故事》。同学们感受地质学家们保护地质资料的抗日故事,感悟红色教育,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身心健康提升 让飞翔的翅膀更自信
北京市妇联持续深耕儿童成长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服务载体,在暑期为全市儿童青少年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富专业性的成长支持,助力每一个孩子在关爱中绽放潜能。
在市妇联指导下,北京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面向城市副中心双职工家庭,为暑期照护困难的5~12岁子女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公益托管服务。
通州区妇联开展“爱心陪伴 助力成长”家庭成长计划暨爱心妈妈主题活动,重点关注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并为孩子们捐赠图书,发布《通州区2025年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清单》。
北京市妇联探索创新实践,以“戏剧+心理”的服务模式,在大兴区、昌平区、顺义区同步开展“心之剧场·爱愈成长”戏剧心理夏令营。
朝阳区联合多家儿童友好联盟单位,面向全区“三新”企业职工子女、最美家庭、优秀志愿者及妇工委单位家庭200名儿童,提供一系列富有教育性、体验性和趣味性的暑期主题活动。
门头沟区妇联在东辛房党群服务中心精心组织“京西少年说安全”沉浸式安全体验活动;顺义区妇联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融入区域发展,在汉石桥湿地公园,40组亲子家庭齐聚区域自然文化地标,共同参与由区妇联主办的“好家风润万家”家庭文化活动。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做湿地边的“小小环保家”,要爱护好大自然。
网络安全素养培育赋能 让孩子安全家长放心
暑假伊始,市妇联联合北京互联网法院举办了“e起护苗 守护成长”网络安全素养提升暨首场暑期儿童关爱示范性活动。
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妇联牵手联盟街镇的家庭走进麒麟软件,开展“科技赋能成长”主题实践活动,共绘家校社协同育人新场景。
“不限于教育,更多的是赋能。”这是各级妇联开展暑期活动的共识。
昌平区妇联开展“爱立方——儿童成长营”,打造儿童快乐时空,在22个镇街启动了绘本阅读、国学启蒙、自然教育、灾害防护、非遗体验等课程40场,近千名孩子畅游在知识和科技的海洋。
在昌平区北七家镇冠华苑社区,依托社区青年汇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红领巾暑期成长营”系列活动,切实解决看护困难家庭子女、“两新”青年家庭子女、特殊困难家庭子女在假期的看管难题。
发挥巾帼志愿者榜样力量,也是基层妇联暑期关爱工作的实践和创新。
丰台区游泳场北路社区巾帼志愿阳光站是丰台区唯一一家全国巾帼志愿阳光站。丰台区妇联联合北京市公安局公交保卫总队的警官们,带着明星警犬“佩琪”在此开启了一场主题为“警犬助阵、普法赋能”的暑期青少年安全科普教育。活动旨在培养一批“小小普法宣传员”,引导青少年将所学安全知识转化为服务社区的实际行动,真正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五育融合发展 建设儿童友好和谐社会
北京市妇联不断探索和创新路径,营造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利用暑期活动培育儿童青少年的家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以亲子互动加科技体验为创新点,以交流活动为载体,让“家国情怀”与“优良家风”在亲子间代代相传。
7月26日,在北京科学中心活动现场,由北京市妇联主办的“科技‘童’行 京和一家——最美家庭亲子交流活动”,会聚了北京市及和田地区“最美家庭”代表160余人,通过科技体验、才艺展示、家庭结对等丰富内容,让两地家庭在互动中拉近距离,共谱“一家亲”新篇章。
各区妇联持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围绕中华传统节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共同构建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延庆区张山营镇结合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在后黑龙庙村建立“一米阳光”儿童共创阅读空间,引入“儿童议事会”,鼓励孩子参与空间规则制定,开展阅读夏日“暑”你精彩读书活动。
最美家风润万家,海淀区妇联以此为基调,统一设计定制文创宣传品,组织29个街镇积极调动革命烈士后代、“五老”以及革命纪念馆、红色遗址等资源,开展“一街一家风”活动。
引导少年儿童感悟红色故事、领悟红色精神、铭记红色历史,从而更好地展现新时代好少年的责任担当。
东城区妇联北新桥街道组织辖区儿童及家长走进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共同参观“螺旋桨切割云层的声音——飞虎队抗战记忆与和平守望”特展。
房山区十渡镇妇联与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联合开设了科普、吟诵、绘本阅读、音乐等暑期课程。
“何为七夕?在古代,七夕节最早被叫作‘乞巧节’或‘女儿节’。”在西城区妇联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活动现场,民俗老师从七夕的由来、传说、别称、传统习俗等方面做介绍,并结合七夕的美好寓意,带领孩子们赏析与七夕相关的优美诗词,祈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携手而行,赋能家庭,不让一个困难家庭的孩子在奋进的路上掉队。8月13日,大兴区妇联、北京艺苑集团前往北臧村镇桑马房村进行一对一帮扶走访慰问活动。向受助兄弟二人捐赠助学金,助力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据北京市妇联家庭儿童部部长白皎介绍,为切实做好2025年儿童暑期关爱服务各项工作,增强示范引领,市妇联加强市区联动,围绕红色精神传承、身心健康提升、法治素养培育等开展七项暑期儿童关爱示范性活动,带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广泛开展暑期儿童关爱活动,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可及性,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
这个暑期,妇联引领儿童铭记抗战历史,汲取奋进力量;新的学期,妇联和儿童心语相连,凝聚爱心共筑成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