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上山农忙,孩子们谁来照顾?

——杭州临安“爱心妈妈”温情上线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俞晓帆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俞晓帆

  白露到,竹竿摇,又是一年山核桃采收季。在杭州市临安区,万亩山核桃林里,每一颗果实的收获都凝聚着林农的辛勤汗水,也牵动着一个个家庭的心——大人们上山了,孩子们谁来照顾?

  “这几天打山核桃,学校也都统一放假了,带孩子上山不安全,我们大人整天在山上忙采收,实在顾不上家里。”一名正在山核桃林里忙碌的林农道出了许多临安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每年9月上旬白露时节,临安全区统一开杆采收山核桃,两昌片区等主产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上山劳作。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一群“爱心妈妈”悄然出现,她们用温暖的陪伴和细心照看,为山里的孩子们筑起了安心、快乐的港湾。

  丰收季农事忙 全力以赴摘“金果”

  临安山核桃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种植面积达57万亩,其中张网采收面积超过10万亩,年产量超全国三分之一,是十万山区林农赖以生存的“致富果”和“摇钱树”。每年9月,山核桃采收成为当地家庭的头等大事,许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纷纷赶回家乡,成为帮家里分担的“顶梁柱”。

  “时间不到不进林、受损危树不攀爬、老弱病残不上山、身体疲劳不上山、饮酒过后不上山……”这些安全要求,折射出采收工作的艰辛与危险。采收季节,大人每天从早忙到晚,无暇照顾孩子。

  多彩课程托起“无忧采收时光”

  面对这一独特的地方性难题,临安区妇联积极行动,在原有的“爱心妈妈”关爱帮扶工作基础上,创新开展“爱心妈妈”关爱“小核桃”工作,成为山核桃采收季节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湍口镇妇联于9月8日至10日率先开设“小核桃”爱心托管班,组织3名“爱心妈妈”轮流值守,为10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暖心照护。“我们天还没亮就上山,最惦记的就是孩子。”一名家长欣慰地说,“现在有‘爱心妈妈’贴心照看,连午饭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我们干活也踏实多了。”

  在湍口镇妇儿驿站内,托管班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精心设置了丰富多样的课程:从感统训练、音乐启蒙、创意美术,到作业辅导、集体游戏……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笑声不断。

  清凉峰镇妇联则依托“德善学堂”这一常态化公益文化品牌,在山核桃采收期间组织“爱心妈妈”担任授课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活动,让每一个“小核桃”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情。

  不只湍口镇、清凉峰镇,龙岗镇、岛石镇妇联也陆续推出各具特色的爱心托管服务,用爱心为“小核桃”营造出一片欢乐小天地。

  家庭增收与孩子成长的双重期盼

  从临时托管点到常态化课堂,从山区村落到乡镇中心,这份温暖的守护在临安山核桃产区悄然蔓延。一个个简朴的场所里,充满了家的温馨与欢笑。

  在这里,有当地教师耐心辅导作业,有巾帼志愿者组织游戏活动,更有自愿加入的普通妇女准备营养餐食。她们各展所长,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着无微不至的照料。清晨,她们是迎接孩子的“校门妈妈”;午后,她们是陪伴游戏的“玩伴妈妈”;傍晚,她们又成了等候家长来接的“守护妈妈”。

  这份守护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让农户们能安心上山采收,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托管期间感受到快乐和温暖。湍口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印蓝蓝坦言:“看到孩子们甜甜的笑容,听到家长们满心的感谢,我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夜幕降临,当家长从山上下来,将最后一名孩子接走时,“爱心妈妈”微笑着望着家长和孩子的身影远去。明年这个时候,她们依然会在这里守候,守候安心,托起希望。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大人上山农忙,孩子们谁来照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俞晓帆2025-09-11 2 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