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沙发”

  ■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光彩实验学校

  初一年级 方雨涵

  走进605班,我一眼看见了她:蓝黑色短袖T恤,胸前有“星光基金会”的标志,个子高挑,扎一把马尾,晨间的阳光把她的脸照得很白,秀美,很可爱,不过,她有些严肃。

  “她是谁?”“应该是个助教吧!”我第一次遇见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当老师。

  老师讲课时,她在座位间巡视。第一节课下课时,我鼓起勇气走过去和她搭话。她很随和,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严厉老师。她叫赵恬玉,来自苏州,我们差不多大,这让我很高兴。

  在学校食堂我们又相遇了。由于我晚一天报到,桌位靠近老师用餐席。饭后我俩又聊上了,我们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她像是我多年未见的老友。

  陶艺课上,老师发了黏土教我们捏东西,我突然蹦出一个想法,做一个东西送给赵恬玉。那节课我特别认真,感觉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我,不一会儿,一只汉堡小狗出炉了,粉色的小狗憨态可掬。一下课,我就飞奔去四楼办公室,还没进门,只见她微笑着向外走来,我们彼此看着对方,都有些小惊喜,我们俩几乎是同时从背后拿出一样东西,她手中是一只黏土捏的猪猪侠:“送你的。”“我也捏了个小狗汉堡,你喜欢吗?”我俩都看着对方笑起来。

  作文课上,老师选我在闭幕式上朗诵自己写的诗。在排练厅,我又见到了她,她被安排协助语文老师辅导朗诵排练。

  “准备上台!”听到指令我连忙走上台去,刚刚还自然的我,第一次站在舞台上却紧张得不知道看哪儿好。突然我对视上了一双眼睛——坚定的眼睛,是她,那一瞬间,我似乎有了依靠,开始很镇定地诵读我的诗句。

  排练结束后,我们几位同学随老师和助教到办公室。我见她慵懒地坐在靠椅上,便走上前去,不经她同意坐在她身上,那叫一个舒服呀!“你干什么呀!”“太累了,坐一会儿,你不介意吧?”静悄悄的办公室里,我们俩就这样静悄悄地合坐一把椅子。老师举着手机走过来:“你们俩好悠闲呀,这是你的‘沙发’吗?”我俩情不自禁地咯咯笑起来。老师问我俩谁大,我告诉老师我大恬玉两个月。我对着老师的手机镜头比了个“耶”,赵恬玉却一直腼腆地躲着镜头。

  所有的美好都是短暂的,短短12天的夏令营结束了。“赵恬玉,我们有缘再相见,你要天天开心呀!”“你也一样,记得永远做自己!”

  世界很大,但我相信,我和她会在桂花开的时候再次相见。

  点评:

  作者用朴素的文笔真实地描述了一位豫地女生与一位来自苏州的志愿者助教的交往,初见的好奇,首次搭话的主动,食堂相见的默契,陶艺课后不约而同地互送礼物,诗歌朗诵排练场一个眼神的鼓励,教师办公室里的松弛感,分别时彼此的不舍……看似平平道来,却处处感动人心,写出了同龄人之间的情谊与情趣。

中国妇女报新作 3我的“沙发” 2025-09-14 2 2025年09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