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雅
古街青砖映新貌,巾帼建功正当时。在河南省安阳市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一场由妇联组织引领的“社区+商圈”联动实践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千年沃土的发展肌理。
近年来,文峰区妇联以“三新”领域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在全市率先成立古城商圈妇联,通过织密组织网络、创新服务矩阵、深耕民生场景,推动妇女儿童服务与商圈经济同频共振。
从单点发力到全域覆盖的网络重构
“终于有了属于我们商圈女性的‘娘家’!”古城商圈妇联副主席杜红艳的感慨,道出了2265名商圈女性从业者的心声。
今年6月,文峰区妇联立足古城商业业态集聚特点,创新建立全市首个商圈妇联组织,以“组织建在商圈、服务沉到一线”为理念,构建起立体化服务网络。
在古城十字街核心区域,“商圈红帆”学习驿站已成为女性创业者的“加油站”。截至目前,这里累计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8场,覆盖女性创业者1200余人次。
更具创新性的是“15分钟关爱圈”的打造——整合5个街道与1个商业街服务中心的妇联资源,在商圈内布点23个“妇女之家”,形成“15分钟步行可达”的服务圈。从亲子阅读分享会到婚姻家庭咨询,从电商技能培训到非遗手作体验,常态化开展的服务项目让商圈女性“足不出圈”即可享受多元服务。
网格化管理机制让服务触达每一个角落。3979家商户由商圈及社区妇联执委分片包联,实现“家家有人联、事事有人管”。而“巾帼议事会”的创新设立,则通过“线上微信群+线下板凳会”的双轨模式,为商圈女性从业者精准画像。
在“巾帼议事会”进商户活动中,女性店主们围绕“商圈”环境整治、停车管理等议题建言献策,收集“增设母婴室”等合理化建议8条,采纳6条。其中,“错峰卸货方案”的实施,使“商圈”早晚高峰拥堵时长缩短40%。
从单一供给到精准滴灌的效能升级
“一张创业礼包解决了办证、贷款、培训所有难题!”拿到“巾帼创业礼包”的某体育用品店店长王全英连连点赞。
据了解,文峰区妇联联合市场监管、人社等部门推出营业执照代办、创业贷款贴息、技能培训等8项服务,12期电商直播、非遗手作等定制化培训班,更让传统商户搭上数字化转型快车,帮助26名女性成为创业典型,带动300余名妇女实现灵活就业。
权益保障体系的构建为商圈女性撑起“保护伞”。在甜水井街道后仓街社区设立的“商圈巾帼维权岗”,为商户提供婚姻家庭、劳动纠纷等法律咨询,累计受理维权案件21起,调解成功率达100%。针对餐饮、零售等女性从业者集中的行业,推动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45份,为商圈女性从业者筑牢权益“防火墙”。
“专项合同让女职工更有归属感,门店离职率下降了30%。”某餐饮店负责人郭永红说。
从服务供给到情感共鸣的价值升华
在“药香童韵端午传情”亲子研学游活动中,古城街巷飘来阵阵药香。20组家庭通过非遗香囊制作、端午诗会深度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这是古城商圈妇联打造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之一。
截至目前,文峰区妇联全年累计举办汉服穿搭体验、传统礼仪课堂等主题活动10场,吸引400余名妇女儿童及单身青年参与。同时,为50余名独居老人送去传统糕点与民乐表演。
“四点半课堂”的灯光每晚准时亮起。文峰区妇联与3家信誉商户合作设立课后服务点,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商圈职工子女提供课业辅导,解决商圈家庭暑期看护难题;同步开通“银发助餐”绿色通道,为120名女职工家中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受益人群满意度达98%。
此外,文峰区妇联还建立了“商圈困境妇女儿童档案”,20人次获得结对帮扶;3场女性健康讲座惠及90人,20余名困难女性享受免费妇科体检;“党员先锋岗”联动商户解决就业、生活问题20余件。
“下一步,我们将以古城商圈为样板,加速推动其他新商圈妇联组织全覆盖。”文峰区妇联主席董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