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
“十四五”时期,湖北将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通过深入实施科创引领战略,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加快营造“热带雨林”式科技创新生态,持续推动“百花齐放”式科技成果转化,全省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跃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科技创新,这一湖北的“最大优势”正加快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日前,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团走进湖北各地,深入探访荆楚大地科技创新生态,切身感受科技创新为“活力湖北”注入的澎湃动能。
让创新的种子聚木成林
如果把湖北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视为一片旺盛生长的雨林,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简称武创院)则是这片雨林成长的缩影。
2022年,承担着武汉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使命的武创院正式启动。
启动3年来,武创院重点围绕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省市优势产业,着力链接国内外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等创新资源,按照“产业有需求,市场有前景,技术有优势,投资有价值”的原则,精准挖掘、遴选和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全力打造以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单元为支撑的创新体系。
同时,武创院着力建设“早期拨转股+中期风险投资+成熟期产业资本介入”的持续助推孵化机制。在科技成果转化初期,以财政资金“拨转股”方式支持早期高风险项目,帮助企业快速起步。
获得武创院“拨转股”支持的创业者邰鑫来,是中国第一台飞行汽车的主要设计者。2023年7月起,他成为武创院空地一体智能交通研究所执行所长。
“成果转化初期面临资金瓶颈,武创院的‘拨转股’政策吸引了我们。”邰鑫来表示。如今,他和团队研发的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及飞行器控制等产品已配套多家头部企业,目前在手订单已超过2000万元。
据了解,截至2025年8月,武创院已设立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90余家创新单元,累计孵化900余项科技成果、400余家科技企业。
远城区蝶变为“数字新城”
“十四五”时期,湖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从“十三五”末的2402亿元增至5743亿元,增长139%。
在大数据及算力产业的带动下,宜昌市点军区更是实现了从产业基础薄弱到数字产业蓬勃发展的蝶变。
作为水电之都,宜昌不仅拥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而且地处国家8个算力枢纽节点的几何中心,具有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先天优势。为此,湖北省明确提出支持宜昌创建“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
数字化时代,算力就是生产力。随着配套建设的不断完善,大数据和算力在宜昌逐步发挥出水电一样的资源优势,以“倍增效应”为千行百业赋能,作为宜昌远城区的点军区则敏锐地把握了这一机遇。
数据显示,点军区目前已建成605P国产算力,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做大做强“点军算力”品牌,点军区加快建设算力供应链矩阵,让算力成为“用得了”“用得起”“用得好”的优质资源,同时以“用”为导向打造算力产业生态,全力推动算力供应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将算力转化成新质生产力。近年来,点军区先后推动形成“算力+北斗应用、低空经济、数字影像、平台经济、工业制造”五大产业集群。
点军区围绕北斗产业应用、推广和成果转化打造的北斗产业园已吸引了20多家“芯基建”企业及5家科研机构落户。依迅北斗项目一期投资6000万元,投入建设2条生产线,预计2025年可生产北斗智能装备30万台套。
硬核科技让传统产业转型“再出发”
在岚图汽车智慧工厂,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科技创新为传统产业注入的澎湃活力。
步入岚图工厂总装车间,种类繁多的机器人来回忙碌,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满载零部件,沿既定轨道驶向装配生产线。复合移动机器人伸展机械手,轻松完成底盘拧紧工序。据介绍,工厂里共有900多台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生产线上每118秒即有一辆整车下线。
近年来,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给汽车产业带来的深刻变革与挑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借东风,定军山,二次创业再出发”的魄力,开始了全新的探索。5年前,承载着东风公司“品牌向上和探索自主品牌发展新模式”双重使命的岚图汽车应运而生。
岚图汽车自诞生之初就坚定实施“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可控”战略,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构建起技术“护城河”。2021年,岚图推出第一款自研量产空簧+CDC,并首发2000MPa高强度笼式车身以及电池三维隔热墙技术;2024年,岚图首发高性能三合一电驱,并开发出兆瓦级充电技术;2025年春,岚图又正式发布L3级“天元智架”,实现了由电控架构向智能架构的跃迁。
除了推动产业升级,近年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还积极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着力建设“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通过成立首支“车谷科创投资基金”,围绕“引才、用才、育才、留才”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开发区吸引了大量车规级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亿咖通、芯擎科技等科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共同汇聚成澎湃的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