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广陵妇联以“问需于民”为出发点、“专业队伍”为支撑点、“对心服务”为落脚点

“好地方 听她说”让宣讲“烟火气”十足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姐妹们,线上卖货没头绪,咱们一起想办法……”在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琼花观社区的“银杏树下的党课”上,一场“烟火气”十足的议事会正在进行,社区党委书记王静召集女店主们围坐交流,当场记下“设备缺、不会播”等难题,针对女店主们的需求,建起“共享直播间”,开展6期专项培训覆盖150人次,帮助女店主们快速成长。这生动一幕,正是扬州市广陵区妇联“好地方 听她说”品牌宣讲的真实写照。

  自去年以来,广陵区妇联以“问需于民”为出发点、“专业队伍”为支撑点、“对心服务”为落脚点,将理论宣讲转化为妇女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答卷”,让党的声音在基层沃土中生根开花。

  精准对接需求 让宣讲“说到心坎里”

  “宣讲不能自说自话,得知道群众想听啥、缺啥。”广陵区妇联通过执委大走访、社区调研等方式,梳理出中老年妇女“家庭调解需求”、青年女性“职场赋能渴望”、儿童家庭“家教指导刚需”等差异化诉求,量身定制“方言土语版”“非遗融合版”“职场实用版”等特色课程,让理论宣讲从“文件语言”变成“群众语言”。

  在琼花观社区,创新开展“银杏树下的党课”,用扬州话解读政策,结合邻里“红白事简办”案例,让内容变得“有温度、接地气”。针对社区老年人就餐难题,王静组织居民议事会收集建议,推动“银发餐厅”升级——推出两菜一汤一饭“8元平价套餐”,提供“线上订餐+线下送餐”服务,特困老人还可免费用餐。群众赞不绝口:“妇联真是把咱的需求放在了心上。”

  建强专业矩阵 让宣讲“各展所长”

  专业队伍的多元协同,让宣讲覆盖从“点上突破”迈向“全域覆盖”。

  广陵区妇联主席孙艳介绍,通过整合组织、司法、卫健等10多个部门资源,品牌升级为10支“小而专”的特色宣讲队,构建起“各展所长、协同作战”的宣讲矩阵。这支队伍中既有全国三八红旗手、党校骨干教师、公检法司能手等“明星讲师”,也有“田间秀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最美家庭”代表等“民间力量”,如毛细血管般深入基层“神经末梢”。

  在“言蹊花卉”的花田旁,广陵区妇联执委、扬州大学教授彭路清带着姐妹们一边修剪花枝,一边分享“切花种植+电商销售”的创业经,50多名妇女跟着学技术、拓销路。头桥镇福成村花农张姐感慨道:“现在是‘点单式’服务,想听啥、学啥,妇联都能帮咱安排得明明白白。”

  创新互动模式 让宣讲“温暖可感”

  “宣讲从来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而是一场心与心的对话。”“阅未来”宣讲队队长戴阳说。在一次亲子阅读课上,针对“孩子沉迷漫画怎么办”的问题,他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邀请家长分享经验,最终共同总结出“用优质漫画引导深度阅读”的方法。这种“先倾听后回应”的互动,让话筒成为收集心声、传递温暖的“连心桥”,让群众从被动听众变成主动参与者。

  为了让知识“落地生根”,广陵区妇联将服务理念贯穿宣讲始终:活动现场摆上绘本、彩笔和手工材料,家长们边听故事边教孩子绘画,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理解书中的道理;“和风传家 育见未来”直播活动中,全国及江苏省“最美家庭”代表分享故事,联动专业导师研讨育儿方法,吸引线上线下近2万名观众。从银杏树下的议事会到花田间的技术课,从书店“读书角”到直播间的“古城好物”,宣讲成为可触摸的生活体验。

  如今,“好地方 听她说”已成为广陵妇女群众心中的“暖心品牌”。广陵区妇联以“小宣讲”凝聚“大能量”,让党的创新理论“沾泥土、带露珠”,让巾帼宣讲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连心桥”,在新时代的“好地方”书写着“她力量”的精彩答卷。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好地方 听她说”让宣讲“烟火气”十足 2025-09-23 2 2025年09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