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暖流润天山 巾帼携手向未来

——全国妇联系统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综述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

  巾帼同心,织密团结纽带;援疆聚力,浇灌发展之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新疆工作把航定向、谋篇布局,有力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全国妇联始终高度重视新疆妇女工作和对口援疆工作,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对口援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深入新疆调研,要求扎实推进文化润疆,促进各族妇女儿童和家庭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统筹妇联系统对口援疆工作,3次赴新疆调研,强调团结引领各族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凝聚建设美丽新疆巾帼力量。

  在全国妇联统筹指导下,各对口援疆省市妇联聚焦新疆妇女儿童发展实际所需,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合、同向发力的援疆工作机制,有形有感有效推进妇联援疆工作品牌化、系统化、机制化、常态化,让新疆妇女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语言是促进心灵相通的重要桥梁。

  全国妇联立足家庭工作优势,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明素养、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相结合。在新疆喀什开展的民族地区家庭学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展示活动中,来自8个民族工作重点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7个民族27个家庭的百余名成员,以表演唱、诗朗诵、情景讲述以及融合歌舞、说唱与表演的新疆莱帕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通过《我的爱献给祖国母亲》《同心共筑幸福路》等12个精彩节目,在舞台上尽情展示传承优良家风、建设美丽家乡、戍守祖国边疆、携手奋进新征程的动人场景。

  2023年,全国妇联宣传推广安徽妇联援建的智慧教育“皮山模式”,推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支持,面向新疆家庭广泛发放智慧教育学习机,小巧的学习机成了串联“小家”温情与“大家”同心的暖心纽带;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新疆大学在自治区国通语学习App中研发“小手拉大手”家庭学用模块,吸引不同民族家庭参与;面向南疆四地州6万名村妇联主席、执委创新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推动《习近平走进百姓家》有声书进妇联公众号、进国通语学习夜校培训班、进学习机,引导新疆妇女学习人民领袖的家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家庭动能。

  第一批收到“石榴花”家庭智慧学习机后,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吉亚乡的阿依加玛丽·麦提图尔荪家庭在两年间发生诸多可喜变化。

  “自从有了这个学习‘法宝’,每天家务间隙我都会打开学习机认真学说,语言水平提高得特别快!”如今,阿依加玛丽不仅能辅导孩子功课,一口流利的国家通用语言还让她经营的凉皮店生意愈发红火。

  语言相通架起心灵之桥,遍布天山南北的“靓发屋+妇女微家”,则成为各族妇女转变思想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载体。

  在新疆阿克苏吉格代力克村阿斯古丽·阿不力米提的“靓发屋”,电视循环播放“最美家庭故事”,角落书架上整齐摆放着《中国妇女报》《妇女保健手册》等书刊。顾客一进门,她总会热情招呼“先看看刚到的书刊”。“靓发屋”不仅帮助妇女形象变美,更传递着鲜活的现代文化气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全面实施“靓发屋”项目,累计打造“靓发屋”3679个,并顺应当地妇女群众生活方式新趋势,逐渐将其打造成思想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就业、倡导乡风文明的“妇字号”微基地,受益群众近10万人。

  在天山南北,妇女思想政治引领不仅融入“妇女微家”的技能课堂,更鲜活体现在“一支歌一支舞一支队伍”里。

  “我们和祖国母亲在一起,心连着心啊相偎又相依……”新疆和田地区《石榴花开新时代》“一支歌一支舞”健身操展示比赛现场,和田县罕艾日克镇罕艾日克村的参赛选手迪丽拜尔·艾孜孜沉浸其中,“唱着这首歌,跳着这支舞,心里总觉得热乎乎的。”

  结合新疆妇女能歌善舞特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把妇女思想政治引领融入“一支歌一支舞一支队伍”,创编《石榴花开新时代》歌曲和广场舞、健身操,通过全区20499支石榴花宣讲队和文艺小分队,将政策“书面语”转为走心“家常话”,引导广大新疆妇女和家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扎实推进交往交流交融

  奔跑、抢断、传球、射门……2025年盛夏,在新疆喀什举办的“石榴花开 青春绽放”全国青少年女子足球民族团结友谊赛上,一场场火热对决接连上演。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共21支代表队、14个民族的300余名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同场竞技,以球结缘、以赛促融,跨越山海、传递友谊。

  “小足球”点燃“大能量”。

  2023年以来,全国妇联通过提供物资、教练、赛事交流机会、启动“足球赋能 石榴花开”女大学生足球支教三年行动计划等多方面支持,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将新疆女子足球队员列入“春蕾计划”援助对象,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举办暑期青少年女子足球训练营,助力新疆女足小将提高实战水平;中华女子学院派出首支女大学生足球支教三年行动支教团,为热爱足球的新疆孩子插上“逐梦之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成立支持女子足球发展工作专班,打造“石榴花·追梦女孩”品牌,用足球传递友谊,用比赛激励成长。各对口援疆省市妇联以足球为纽带,推出一系列交流活动。在江西省妇联举办的青少年足球冬令营里,克州女足队员与当地青少年“以球会友”;福建绿茵场上,闽昌两地女足小将并肩驰骋;黑龙江、广东等地妇联精准对接受援地需求,积极争取资金、物资和培训,让团结之花在绿茵场上愈发绚烂。

  截至目前,新疆青少年女子足球队数量由150支增至268支,人数由2525人增至4177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交往交流交融载体不断丰富,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办“童心共筑中国梦——新疆儿童绘画作品展”等各类主题展,以艺术手段引导少年儿童心系“国之大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开展“石榴籽·童心向党”少年儿童研学夏令营活动,6万名新疆儿童通过“北京行”“首府行”“家乡行”与援疆省市儿童牵手结对,在研学中感悟发展成就、厚植家国情怀。

  “结亲是爱的双向奔赴,我希望用真心架起一座充满爱和亲情的多彩之桥。”2025年“天津妈妈新疆娃”结亲活动·北辰区专场,结对两个新疆娃的天津妈妈穆莹欣慰地说。

  这场跨越千里的亲情联结,正是全国妇联深耕“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缩影。2023年以来,全国妇联推动“最美家庭”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纳入援疆工作“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项目,推动19个援疆省市妇联与新疆12个受援地(州、市)签订巾帼援疆框架协议。“十四五”期间组织1676户“最美家庭”5203人前往援疆省市开展“最美家庭”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援受两地家庭在你来我往中思想交流、情感交融,一朵朵团结和谐、文明进步、向上向善的“最美石榴花”绽放在天山南北及各援疆省市,在祖国大地绘制出一幅民族大团结的动人画卷。

  从“认亲”时的羞涩笑脸到“走亲”时的促膝长谈,从“访亲”时的嘘寒问暖到“帮亲”时的雪中送炭,一系列暖心举措不断织密情感联结的“亲情链”,架起心手相牵的“连心桥”。

  北京邀请和田等地区“最美家庭”来京,以非遗体验、文艺展演共话深情;河北“石榴花·巾帼援疆行动”三年间促成巴州135户家庭与河北家庭结对;吉林家庭在肉孜节到阿勒泰家庭走亲认亲,孩子们结成“笔友”“网友”分享多彩生活;湖南在石河子建立“湘女之家”,两地妇联携手举办座谈会,共话湘女们的家国情怀与奋斗精神。多样化的互动载体,让疆内外青少年、妇女和家庭心与心贴得更近,手与手牵得更紧。

  合力助推新疆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援疆是对口援疆的重中之重。

  全国妇联持续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启动开展“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在创业扶持、技能提升、平台搭建等各方面向新疆地区倾斜。

  各援疆省市妇联立足新疆特色资源,聚焦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实际需求,将助农惠农与妇女发展紧密结合。浙江创新实施“石榴红·巾帼工坊”项目,学习总结靓发屋经验模式援建烘焙坊,带动新疆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增收;福建妇联以科技赋能对口支援,通过推动女科技工作者互访、农业技术对接等,助力边疆姐妹增收致富;山东先后6次组织女企业家到受援地考察,动员爱心企业捐赠7万余棵果树苗,助力喀什打造增收致富齐鲁“巾帼林”;广东打造“巾帼创业帮帮”“石榴花·巾帼援疆行动”等品牌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帮扶经验。

  “课堂上,老师从农户直播带货讲到产业链整合,饱含让农产品‘出山’的智慧。”参加全国妇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训班,让新疆基层妇女骨干豁然开朗。

  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是妇联组织援疆的“金钥匙”。

  全国妇联创新设立“中华女子学院新疆实践基地”和“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新疆培训基地”,以“专属支持”为促进新疆妇女发展增添人才动力;巾帼大篷车、巾帼科技直通车接续“开”进新疆,线上线下将实用技能培训和致富本领送抵妇女身边;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落地新疆,深化新疆女性创业就业帮扶工作;中华护理协会等全国妇联团体会员策划开展优质学术交流和指导;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河南等地妇联积极为新疆、兵团妇女提供“赋能乡村振兴”“电商训练营”等专题培训,为受援地产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走进深塔中学合唱音乐教室,春蕾梦想合唱团的孩子们正专注排练,清澈的歌声如梦想花蕾绚烂开放。这支合唱团成立于2023年,由深圳市妇联携手爱心机构组建,是“春蕾计划 梦想未来”援疆关爱行动中的重要一环,用音乐和爱心点亮春蕾女童未来。

  在妇联系统援疆工作中,还涌动着温暖而有力的公益力量,让公益之花在天山南北绚丽绽放。

  全国妇联发起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面向包括新疆在内的留守困境儿童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服务工作,让受助儿童心有所依、身有所护;指导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不断扩大“春蕾计划”“恒爱行动——百万家庭亲情一线牵”“母亲健康快车”“母亲邮包”等项目在新疆的覆盖面,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积极建平台、强队伍、扩服务,重点为各族老龄妇女、残疾妇女、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送去温暖关爱。

  各援疆省市妇联积极统筹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和各级女企业家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因地制宜面向对口支援地区提供关爱帮扶。吉林实施“石榴籽”儿童乐园项目,为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娱乐空间;上海积极推动两家“家+书屋”落户喀什,以上海经验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文化润疆”,实现援疆工作从具体帮扶升级为服务理念与模式;湖北面向受援地开展“金凤工程”助学行动,将来鄂就读的新疆女大学生、中学生纳入关爱范畴,发动本地女企业家代表、“最美家庭”、妇联执委等结对“金凤学子”;辽宁、江苏、河南等地妇联积极开展“恒爱行动——百万家庭亲情一线牵”活动、微心愿圆梦行动,把祖国大家庭的温暖送给新疆妇女儿童。

  休戚与共肩重任,凝心聚力谱新篇。

  全国妇联将始终锚定中心、服务大局,在新时代援疆工作中,以更实举措织密帮扶网络,用更暖行动凝聚巾帼力量,在天山南北再绘新篇。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援疆暖流润天山 巾帼携手向未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2025-09-24 2 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