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娘家人” 赋能“她经济”

——江西省宜春市女企业家协会解锁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

  在江西宜春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上,活跃着一群敢闯敢拼的女性企业家。她们以智慧为笔、以坚韧为墨,在创业浪潮中书写着动人的“她故事”。而带领这支“铿锵玫瑰”队伍乘风破浪的,正是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三八红旗手,同时担任宜春市女企业家协会(简称协会)会长的胡秀筠。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专访胡秀筠,听她讲述宜春市女企协如何为女性创业者搭平台、赋新能,在推动创业创新、践行社会责任、促进协同发展的道路上留下坚实足迹。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

  推动创业创新 助力企业把准时代脉搏

  记者:在您看来,以往宜春市女企协在推动女性创业创新方面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胡秀筠:宜春市女企业家协会始终将推动女性创业创新作为核心工作,同时多维并举取得显著成效。

  一方面,协会积极推荐优秀的创业会员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与宣讲,以点带面推动女性积极创新创业。协会还多次组织优秀女企业家走进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举办创业分享讲座,赋能大学生创业,助力女性创客成长。

  另一方面,在政策与服务对接方面,协会组织银企对接会、新媒体合作意向对接会等,帮助会员企业获得创业资金支持,为企业提供从资金到市场、从品牌到技术的全方位赋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此外,协会特别注重典型培育,推荐女企业家参评各类荣誉。我们协会有幸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下辖的宜丰、樟树、上高等县级协会也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江西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协会共有上百人次获得国家及省级表彰,这些荣誉极大地激励了会员们不断进取,鼓舞了大家在新征程上再立新功的士气。

  记者:协会经常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比如理事及新会员培训,您觉得这些培训对提升女企业家政治素养和法治思维有何助力?

  胡秀筠:协会开展的各类培训在提升女企业家综合素养方面发挥了实质作用。政治素养培训不仅限于政策解读,更注重与实践结合。例如,我们每年会组织政策专题讲座,邀请市委党校老师或政府工作人员,为会员宣讲时事政策,解析其对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助力企业把准时代脉搏,吃透政策红利。

  法治思维培养则更侧重于实用性与风险防范。协会副会长团队有律师事务所负责人,日常为会员提供法律咨询的相关服务。例如,我们今年3月举办的“公司治理法律风险防控讲座”,通过剖析真实纠纷案例,可帮助会员规避常见的法律陷阱。这些培训不仅提升了女企业家的政策敏感度和法律意识,也增强了她们在复杂经济环境中稳健发展的能力。

  记者:据了解,协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像为99公益日的“春蕾计划”捐款等,您认为协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如何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胡秀筠:协会充分发挥女企业家细腻、博爱的特质,聚焦关爱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自2021年开始,协会连续5年组织会员参与99公益日的“春蕾计划”捐款,5年来共捐款95.65万元,帮助了上千名“春蕾”女童。

  但公益不仅是捐款,更需持久性和深度参与。未来,协会计划从三方面进一步深化社会责任:一是对内强化引领,提升会员企业的责任意识与能力,倡议、鼓励会员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如提供产品、技术、志愿服务,共同参与公益事业,促进行动集群化;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做出标杆项目,比如将“春蕾”助学作为协会传统的公益项目坚持且深入做下去,做成标杆,从而真正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三是注重成果传播,通过会员私域、协会及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会员无小事” 当好企业的“贴心人”

  记者:请问您在担任会长期间,在协调协会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会员合作共赢方面,有哪些经验心得?

  胡秀筠:作为会长,我深刻认识到协会内部凝聚力与合作效率的重要性。我们的做法包括:

  首先是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班子成员定期开展座谈,及时了解会员需求与困难。我们坚持“会员无小事”的原则:会员有喜事,我们及时祝贺,分享喜悦;会员有困难,我们及时走访,了解具体情况,调动协会内部能力帮助解决,或向政府相关部门反馈,积极协调。旨在当好企业的“娘家人”和“贴心人”,切实增强会员的归属感和组织的凝聚力。

  其次,建立会企联动机制。协会通过将会员企业按行业分组,并定期开展专项活动,有效促进了组内合作与共同成长。同时,我们注重挖掘每家会员的企业特色,从扩大内部协作和拓展外部市场两个维度增强会员黏性。例如,在年会期间举办会员产品展销会,加深姐妹企业之间的产品认知与业务对接;并利用各类宣传渠道,积极推送会员产品,提升整体品牌影响力。广大会员积极响应、互帮互助,逐步形成了资源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凝聚起共同进步的强大合力。

  记者:协会在帮助女企业家应对挑战、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上,有哪些具体的规划和行动?

  胡秀筠: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协会重点通过组织信念引领、资源对接、能力培训等活动,助力会员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创新力。一是弘扬红色精神与树立信心,通过重温党的光辉历程、解读红色精神来激励女企业家坚定信念、勇于创新。二是加强政策赋能与信心提振。今年协会开展了多场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专题解读,同步组织税收优惠、企业维权等专项宣讲,帮助企业精准对接政策红利,提振会员发展信心。三是聚力数字赋能与产业革新。协会通过举办“AI赋能企业降本增效”“新媒体运营”专题学习及“本地生活”代运营合作对接会等系列活动,助力会员企业通过新技术应用,提升运营效率。

  这些聚焦实效的行动正持续为女企业家注入新动能,推动企业在新经济格局中精准把握增长机遇,赢得发展先机。

  记者:在加强与其他地区女企协交流合作方面,协会有哪些计划?

  胡秀筠:协会高度重视跨区域交流,建立了“姐妹协会”机制,目前已与南昌、九江、上饶等省内女企协达成友好合作,开展互访学习,整合会员企业产品、技术、需求清单等与外地协会资源共享,互相推介各自优秀项目,实现资源高效匹配,追求共赢。协会每年都会组织外出经贸考察,近几年先后组织了到访杭州、云南、西藏以及越南等地的经贸考察团,帮助会员企业对接国内外优秀企业,推动资源共享。

中国妇女报职业女性 8当好“娘家人” 赋能“她经济”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2025-09-25 2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