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新突破:

让受损的肌肉“长回来”

  如果身体的肌肉因为外伤或手术缺了一大块,会怎样?不仅会影响外形,更严重的是可能连最基本的咀嚼、说话、走路功能都难以恢复。长期以来,医学界对这种“大体积肌肉缺损”几乎束手无策。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科安阳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生物活性材料》上发表重要成果:他们研发出一种全新的“生物支架”,能够帮助肌肉重新“长出来”,而且功能恢复效果明显提升。

  研究团队用“脂肪脱细胞基质”搭建了一个支架,就像为肌肉提供了一间“新房子”;在里面放进经过特殊改造的脂肪干细胞(能更快长成肌肉细胞),再加上能调节免疫反应的生长因子IGF-2。这样一来,支架不仅能促进新肌肉纤维生成,还能有效抑制疤痕组织的形成。

  在动物实验中,这种支架帮助大鼠缺损的咬肌重新长出密集而成熟的肌纤维,咀嚼力和收缩力都大幅恢复。更重要的是,后期纤维化减少,肌肉保持柔韧和功能。

  这一成果为唇腭裂、颅颌面损伤等复杂病例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它有望成为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的重要手段。科研人员说,这不仅是医学上的突破,更展示了中国科研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实力和探索。

中国妇女报新闻 4让受损的肌肉“长回来” 2025-09-28 2 2025年09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