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教育发展的成果。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高等教育更是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圆了大学梦。
十多年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升到如今的60.8%,翻了一倍多,中国正式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意味着,今天的年轻人上大学的机会比父辈多得多。与此同时,教育部还专门为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提供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累计录取超过123万人,真正让更多孩子“有学上”“能上好学”。
同样取得巨大进步的是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大幅提升,每年有1200多万孩子享受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特殊群体受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健全,随迁子女和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了更好保障。
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这相当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全部人口。”其中,职业教育培养了70%以上的新增高技能人才,为产业发展输送了强大的动力。
数字教育也在快速发展。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智慧教育平台,已经服务了1.7亿学习者,是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在线学习平台。我国还建设了国家终身学习教育平台,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打下基础。
中国教育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与18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建设了36个“鲁班工坊”,成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新名片。中国教育正在以更高质量、更开放、更有担当的姿态,为青年一代提供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