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议政绽芳华 履职担当谱新篇

——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发展成就系列综述之三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景韵润

  妇女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半边天”。在中国,占人口半数的妇女有序参与决策和管理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题中之义。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全球妇女峰会上提出,“要增强妇女参与政治经济活动能力,提高妇女参与决策管理水平,使妇女成为政界、商界、学界的领军人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妇女参政议政、女干部培养选拔、充分发挥妇女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作用高度重视、大力推动。我国推动妇女参政议政的制度保障愈发完善,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深度与广度持续拓展,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绽放出愈发夺目的光彩。

  女代表女委员为国发声 为民履职

  2022年,在浩瀚宇宙中缓缓航行的中国空间站,全国人大代表、“英雄航天员”王亚平一边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进行太空授课,一边将履职重点放在探索宇宙和开展太空科普活动上,把“航天梦”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

  “作为人大代表,能够在太空、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上履职,我倍感骄傲和自豪。无论在何时何地,我都将竭力为航天事业代言,为科学人员发声,吸引更多人加入航天强国、航天报国的梦想征途中。”王亚平说。

  新时代以来,更多心系国计民生的女代表、女委员登上国家政治舞台。她们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在人民政协各类会议中协商议政。

  ——人大代表中妇女代表比例不断提升。2023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妇女代表790人,占26.5%,比第十二届、十三届分别提高3.1个、1.6个百分点;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妇女代表比例分别为31.64%、32.36%。

  ——政协全国委员会以及地方委员会中,女委员比例呈增长态势。2023年,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女委员共487人,占22.4%,比第十二届、十三届分别提高4.6个、2个百分点;全国省级政协女委员5401名,占省级政协委员总数的27.36%。

  ——2018至2025年,全国人大妇女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共29328件,占建议总数的42.3%。第十四届以来,全国政协女委员提出提案4282件,占提案总数的26.6%。

  这些数据背后,是女性在参政议政中的广泛参与,更彰显了她们作为重要决策参与者的独特价值和贡献。

  深耕社区一线30多年的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便以“小巷总理”的实干身影,围绕养老、育幼、医疗提出多项建议,生动诠释了这份价值。

  依托虹桥街道这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朱国萍和同事们为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97部法律草案提出3200多条建议,其中280条被采纳,把基层对于立法的意见建议“直通”人民大会堂。

  如今,越来越多的“她声音”,正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参与决策和管理 展现巾帼担当

  2022年10月,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尽管行动不便、手上贴满膏药,仍赶赴北京参加党的二十大,为履行职责忙碌。

  从2007年作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怀揣“办免费女高”的梦想,到如今见证2000多名大山女孩走进大学,张桂梅用行动诠释了党员的担当。

  张桂梅的故事,是中国女性积极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生动写照。她们的身影活跃在各个领域,为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妇女发展恪尽职守。

  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梅玫,创立“莎姐”青少年维权岗,以法治温情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二十载,在数万学生心里播下法治种子。

  党的二十大代表钱素云是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领头人,她深耕儿科重症30余年,以精湛医术与医者仁心守护无数危重症患儿的生命,为一个个年幼的生命托举希望。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金娣,用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硬着头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踏破脚皮”,将28万人口的街道打造成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一组组数据有力证明,广大女性参政议政的舞台越来越大。

  ——中共党员和党代会代表中的女党员比例逐步提升,2024年女党员占30.9%,比2012年提高7.1个百分点。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女党员占27%,比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高4个百分点。

  ——全国法官中女法官占42.3%,全国检察官中女检察官占43.78%,全国陪审员中女陪审员占51.5%。

  而这些骄人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坚实保障——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培养选拔和教育培训工作”。《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强调“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

  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指出“重视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发挥女干部重要作用”。

  党和国家对妇女政治权利的保障力度持续加大。一系列政策法规的落地实施,让一批批优秀女性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参与决策和管理,展现巾帼担当。

  村庄、社区到企业 妇女广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在我所在的居委会,女性成员占比高达85.7%,主任和副主任的职位也均由女性担任。”这些年来,已耕耘基层26年的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道蟠虬社区党委书记区燕明深切感受到妇女参与基层治理带来的“蝶变”。

  2025年全国两会上,区燕明介绍:“社区成立了妇女议事会,围绕社区治理的各类议题展开深入协商,组建了‘巾帼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助老帮扶、环境整治等各个领域。”

  如今,全国城乡社区建立妇女议事会43.1万个,妇女已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2022年,村委会成员、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为26.1%和54.3%,分别比2012年提高4.0个和5.5个百分点。

  千千万万扎根基层一线的女干部,将汗水挥洒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贡献“她力量”。

  ——“95后”张桂芳响应“头雁回归”计划,回到家乡河南省鹤壁市石林镇三家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发展种植产业、改善村容村貌、完善民生服务,用青春为乡村添彩。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安陲乡江门村的“85后”大学生村官杨宁,放弃大城市机遇,变卖婚房垫付资金,创新“稻+鸭+鱼”模式,带领村民旧貌换新颜。

  ——福建省福州市军门社区的林丹,从1972年开始从事居委会工作起,便把社区当作家,在基层一干就是50年,她将居民的事视作自己的事,用“串千家门、知千家忧、解千家难”的坚守,成为居民最信赖的“小巷服务员”……

  从村庄,到社区,再到企业,女性奋斗的足迹遍布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她们以实干精神撑起“半边天”,在各自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

  “从施工生产一线到企业管理前沿,在奋力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我们集团的女性从未缺席,每个领域都迸发着发光发热的巾帼力量。”中建集团工会女工委主任顾笑白说。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中建集团现有女职工近7.6万名,集团不仅积极搭建女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平台,还支持她们在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中国妇女十三大、中国工会十八大等重要场合参政议政。

  数据显示,2023年,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中,女职工占比分别为37.7%、41.9%和34.2%,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11.4、14.9和4.4个百分点。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展望未来,会有更多女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姿态投身国家和社会事务,为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国妇女报要闻 1巾帼议政绽芳华 履职担当谱新篇 2025-09-30 2 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