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李思瑶

以法之名,守护“少年的你”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霞

  “守护孩子就是守护未来与希望。”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李思瑶对即将召开的全球妇女峰会满怀期待。她希望,峰会能凝聚共识,携手共筑一个所有孩子都能平等发展的美好世界。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是今年40岁的李思瑶一直以来坚守的工作理念。自2017年投身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以来,她高质效办理各类涉未成年人案件700余件,其中3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李思瑶曾多年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从开始的“不适应”到成为未检工作的行家里手,现已身为人母的李思瑶对未检工作的独特性体会颇深,“除了普通刑事案件关注的是否构成犯罪,是否批捕能否起诉,未检工作更需要关注案件中的孩子为什么犯罪,为什么被侵害,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在一个具体案件中如何体现却并非易事。在办案过程中,做事细致的李思瑶常常会与当事人深入接触,有时候还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讨论案件、不公开听证会等,仔细考虑方方面面,然后才做决定,“尽可能多地做工作,得出一个当下最正确的决定。”

  在办理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李思瑶会尽最大可能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17岁的小强(化名)曾和朋友一起偷香烟。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李思瑶争取给他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助其人生回归正轨。

  小强特别珍惜这次机会,他脱离了之前不良的朋辈群体,并找了一家培训机构边工作边学习。

  最终,他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在工作之余还开发了专门的课程,为曾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提供培训,助其重获“新生”,“当年检察官阿姨为我撑伞,我现在要为别人撑伞。”小强说。

  看到涉罪未成年人的变化,李思瑶觉得,再多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只要孩子有一点儿好的变化,都觉得是一种双向奔赴。”

  她发现,一个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有多方面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孩子的问题,其实背后折射出家庭、社区甚至是社会的问题。检察机关要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断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综合保护格局,携手共护孩子健康成长。

  斩断“隔空猥亵”黑手

  网络“隔空猥亵”是近年来高发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之一。此类犯罪虽没有直接接触未成年人身体,但对未成年人的身心伤害不容忽视。李思瑶曾办理过一起典型的隔空猥亵案件——舒某猥亵儿童、强制猥亵案。

  2019年至2022年8月,舒某在互联网上精心设计个人信息并伪装成未成年女孩,主动结识“同龄”女孩,在打造各种人设骗取对方信任后,采取诱骗、胁迫等方式,让多名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平台发送裸露隐私部位等私密照片、视频供其观看,并在互联网上发布或向他人传播。

  2022年7月,网络平台员工在日常巡查后台时发现有用户在平台上向未成年人索要隐私内容,随即向警方报案。舒某到案后供述,其通过上述方式“隔空猥亵”未成年人多达40余名。但是,本案并无被害人报案记录。

  为进一步查实被害人身份,依法认定被害人数量,使舒某得到应有的惩罚,李思瑶带领办案组引导公安机关通过技术手段碰撞比对出疑似被害人身份,联合公安机关赴9省14市16个区县调查取证。

  寻找被害人的过程充满曲折,“严惩犯罪”的信念支撑着李思瑶坚定地走下来。办案组确认20名未成年被害人,在异地未成年人检察部门的协助下,其中19名被害人及其家长愿意配合做证。一名被害人家长得知舒某被抓“哭了一下午”,对方告诉李思瑶,“终于能睡一个踏实觉了。”

  最终,法院判处舒某犯猥亵儿童罪、强制猥亵罪,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五年。

  李思瑶发现,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家长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孩子信任家长,有什么事情都愿意跟父母讲,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受到犯罪嫌疑人的威胁。孩子如果被侵犯,父母不要责怪孩子,要敢于寻求法律帮助,专业的心理疏导也对孩子和家长非常有益。

  以此案为契机,海淀区检察院“四叶草”团队研发“隔空猥亵治罪与治理”数据模型,运用大数据精准筛选高危线索,进一步实现打击与保护、治罪与治理并重。

  为孩子构建更安全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四叶草”代表付出、爱、希望和幸福,是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未检工作的品牌,创立于2010年。海淀未检“四叶草”团队充分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全面守护未成年人安全、幸福成长。

  李思瑶就像是海淀未检“四叶草”品牌的“代言人”,创新推出线上法治课堂“四叶草微课堂”,用短小精炼的法治课传播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知识,与线下法治宣传互补,传播“法律守护青春,大爱成就未来”的未检理念。“四叶草微课堂”已精心制作70余期节目,全平台点击量突破7000万。

  2022年6月,她将课堂搬入“元宇宙”,打造全国首个元宇宙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四叶草法治文化基地”。2024年年底,她参与策划发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光合计划”,联动职能部门、平台企业、高校等,共筑网络保护大格局,成为“四叶草”品牌的又一创新实践。

  李思瑶发现,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自护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勇敢地站出来指控犯罪。不少先进的观念也被更多人接受,比如性侵犯罪,以前会有人觉得被害人是半推半就,但是现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不”就是“不”,法律没有所谓的“半推半就”。

  “孩子们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与我们之前很不一样。”李思瑶说,父母、老师、司法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倾听孩子们的声音,才能更好地提供帮助。她欣喜地看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李思瑶希望,能以全球妇女峰会为契机,以法治力量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犯罪,消除暴力与歧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未成年人保护特别是女童保护工作中,为全球孩子构建更安全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以法之名,守护“少年的你” 2025-09-30 2 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