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 沙丽
近年来,从电子商务、大数据再到人工智能,我国互联网产业以前所未有的势头飞速发展,现有的法律规定和审判方式如何适应网络的无边界和信息的快速传递?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应运而生。作为首批员额法官,我有幸亲历并见证了司法领域在技术、规则、理念方面的重大创新。
面对全新的“网上法庭”审理,我和同事们用数月时间调研复盘,建立了全国首个互联网诉讼平台,当事人指尖轻点即可完成立案、庭审、宣判全流程诉讼。我们还首创了“异步审理模式”,我作为主审法官审理了第一案,将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拆分,三地当事人不同时、不同地、不同步登录平台完成了诉讼,打破了时间空间对诉讼的限制。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实现行为规则的更新迭代,对法官的审判智慧提出了极大挑战。2024年,当首例“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侵权案”摆在我面前时,我用数月时间反复研究行业现状,最终首次明确了平台在用户利用人工智能生成侵权内容时的责任边界。
展望未来,面对奔涌向前的数字浪潮,我将在不断挑战互联网法治“无人区”的路途中迎难而上,用高质量的司法裁判,为构建数字法治的“中国方案”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