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非遗文化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孙鸿雁

  内画是一门以鼻烟壶为载体的传统绘画技艺,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在深耕内画工艺的过程中,我深切体悟到,唯有与时俱进、持续创新,才能让非遗文化的技艺焕发新生,映照出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光辉。

  立足民族文化,我和团队走遍云南16个州市、大小古镇,从彝族刺绣、金属工艺等民间工艺提取元素,将民族的纹样、山水的灵韵、历史的记忆融入创作,形成“自然重彩”的风格,创立“滇派内画技艺”并列入非遗项目,填补了中国非遗文化的空白。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致力于内画艺术的系统传承与人才培育。有人问我,非遗传承最难的是什么?我说,是让技艺“活”起来,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坚信,“以文化为体,以科技为用”是传统工艺重焕生机的密码。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建立“数字非遗工坊”“内画研究院”,开设“非遗数字化设计”等课程,培养上千余名高素质专业人才,让他们感受非遗人文的魅力。

  未来,我将继续带领团队,推动中国非遗技艺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用非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在传承和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妇女报女职工之家 4用非遗文化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2025-09-30 2 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