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萨白玛秋吉
■ 青海代表队 阿萨白玛秋吉
我叫阿萨白玛秋吉,队友们都喊我“阿萨”。我的家乡坐落在三江源海拔四千多米的广袤草原上,这里宛如一幅壮丽而神秘的画卷,连绵的雪山似银色的巨龙,蜿蜒盘旋在天际;迁徙的藏羚羊如灵动的精灵,成群结队地穿梭在草原与雪山之间,它们矫健的身姿,为这片寂静的高原增添了无限生机。
足球对我们牧民女孩来说不仅是一项普通的运动,更是我们与蓝天、雪山深情对话的独特方式,是在这苍茫而辽阔的高原上,锚定自我、寻找生命意义的坐标。
每天,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草原上,我便抱着足球穿过悠然自得的羊群,阳光如同金色纱幔披在我身上。此时,我总会看到我的小伙伴白玛。在我们用牦牛皮精心自制的球门前,她一次次如猎豹般迅猛地扑向飞来的足球。风雪呼啸而过,在她长长的睫毛上凝成一朵朵晶莹剔透的霜花,但那霜花却怎么也冻不住她眼中燃烧的火焰。那火焰,是对足球纯粹的热爱,是对梦想执着的追求。
还有更松,她脚下的足球仿佛有生命,与她一同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尽情驰骋。远处,藏野驴似乎也被这热烈的氛围所感染,与她并行奔跑,它们长长的鬃毛在风中飞扬,仿佛为我们加油助威。
平日,我们穿着阿妈缝制的温暖藏袍站在雪山下,将足球奋力踢向天空。那一刻,足球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仿佛是我们梦想的轨迹。我们仰望天空,看着足球越飞越高,心中满是憧憬与期待。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那是梦想破土而出时,带着泥土的芬芳与星光的璀璨的力量。
高原的风,犹如一头狂野的牦牛,十分猛烈。它能毫不留情地吹裂我们娇嫩的皮肤,让我们的脸颊变得粗糙而干裂。然而,它却永远吹不灭我们眼中那束炽热的光。那光,是对足球的热爱,是对未来的希望。
我们没有标准的球场,就把广袤的草场当作绿茵场。在那片充满生机的草地上,我们尽情地奔跑、追逐,感受着足球带来的快乐与激情。没有专业的足球装备,我们就把藏袍的下摆扎紧,当作我们的战衣,作为我们追逐梦想的铠甲。
可恰恰是这些“不完美”,让这份对足球的热爱显得格外珍贵。教练常常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真正的热爱从不怕环境艰苦,因为热爱本身就是最好的铠甲。”我们怀着对足球的热爱,克服了重重困难。每一次摔倒,我们都会勇敢地站起来;每一次受伤,我们都会咬着牙坚持下去。
足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怀着对足球的炽热梦想,我加入了青海湖小浪花队,成为一名边后卫。当我终于站上全国青少年女子足球民族团结友谊赛的赛场时,内心满是激动与自豪。我总会不自觉地摸一摸背后的11号——这个数字早已超越标识,成为我从高原走向全国赛场的无声见证。
小组赛对阵宁夏队那天,阳光炽热。站在右后卫位置上,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对方球员带球突破时,我下意识地冲上去铲断。终场0∶0的比分让我懂得:足球从不是一个人的英雄主义,每一次回防都是为团队“守好一扇门”。
对阵江西队的比赛是我足球生涯中最难忘的一页。上半场,对手的攻势如潮水般袭来,我拼命争抢每一个球,膝盖擦破了也浑然不觉。然而,当第三个进球落入我方球门时,我愣在原地。终场哨响,眼泪止不住地掉——这不是因为输球,而是遗憾自己没能多跑一步、多断一次球。但输赢早已不是记忆的重点。真正刻在心里的,是赛后队友们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已经很棒了。”是教练拿着战术板说:“你们让大家看到了高原姑娘的韧劲。”我们在会议室里跳藏族舞、唱队歌,那一刻,不分民族,只有团结与友爱。
这次比赛彻底改变了我。我是被足球点亮的女孩儿。它让我明白,无论起点在哪里,只要有勇气奔跑、有毅力拼搏,平凡的11号也能在赛场上闪亮。未来,我会继续在绿茵场上奔跑,因为在这里,我已经看见了照亮前路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