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结合甘肃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甘肃省妇联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妇联工作要求,深化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工作,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服务留守困境儿童及家庭项目化运作的工作路径。甘肃省妇联以项目为依托做实全成长周期关爱,已培育爱心妈妈队伍6285支,建成314个“爱心妈妈驿站”,全省42个县落地实施“爱暖万家”项目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在秋日的晨光下,30名来自市直部门单位及基层妇联的“爱心妈妈”为孩子们戴上专门订制的太阳帽、贴上国旗贴纸,先后来到张掖湿地博物馆、高金城烈士纪念馆等地开展活动……近日,甘肃省张掖市妇联组织开展的“家国同庆爱暖万家”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国庆研学活动启动。这是一场超越血缘关系的亲情之旅,也是一次融合红色教育、生态科普与温暖陪伴的暖心实践。
今年以来,结合甘肃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甘肃省妇联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妇联工作要求,深化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工作,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服务留守困境儿童及家庭项目化运作的工作路径。
用母爱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快看,这就是黑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张掖湿地博物馆,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睁大好奇的眼睛,沉浸在这场“生态之旅”中。
自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开展以来,甘肃省妇联提出实施爱心妈妈关爱服务项目的工作思路,项目设计贯穿“需求摸排—科学策划—精准落地”的工作路径,创新采用“3+N”服务机制(3指温暖守护、赋能成长、爱心助力;N指多样化特色关爱服务活动),推行“6+3+2+2”关爱服务模式(即:志愿者与结对家庭和儿童开展6次深度家访、3场亲子集体活动、2次儿童监护人家庭教育指导、2次班主任沟通),将“日常关爱与节点活动相结合、规定内容与特色服务相补充、团体辅导与重点关注相兼顾”的设计思路,深度融入入户走访摸排需求、主体赋能强化能力、策划活动丰富场景等具体工作。
“作为一名爱心妈妈,我愿用母爱温暖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看到他们的笑容,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爱心妈妈闫洁动情地说。
每一份善意,都是照亮困境家庭的明灯
近日,天水市妇联在甘谷县八里湾镇举行“家家幸福一元捐”善款发放仪式。受助妇女张静(化名)说:“善款帮助我缓解了经济困难,感谢妇联‘娘家人’,今后我会努力生活,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张静罹患疾病多年,病情反复,需要长期治疗,“家家幸福一元捐”善款的救助,为这个困境中的家庭带来了温暖,她的话语也代表许多受助困境家庭的心声。
在开展服务留守困境儿童及家庭的工作中,为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甘肃省妇联推出“政府+社会+公益”多元筹资模式,整合财政专项资金686万元。自2023年起,连续3年在全省范围开展“家家幸福一元捐”募捐活动,同时链接“春蕾计划”“爱在开端”等公益项目资金,有效带动各级妇联同步发力,累计筹集资金4644.3万元。
“‘家家幸福一元捐’,捐的是点滴善款,聚的是人间大爱,传递的是社会责任感。”甘南州妇联主席王瑞芬说。
关爱儿童就要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
“小超(化名)以前不爱说话,现在每次见到‘妈妈’来,都会主动聊起学校里的开心事。”武威市凉州区邓沟村一名监护人的话,道出了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带来的温暖改变。
今年暑假期间,在凉州区清水镇,一场由妇联组织的暖心行动正在这里进行,妇女干部与村妇联主席化身爱心妈妈,各村农家书屋变身“快乐驿站”,爱心妈妈们用陪伴与书香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充实又温暖的暑假。
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中,甘肃省妇联以项目为依托做实全成长周期关爱。自2024年以来,甘肃各级妇联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亲子阅读及家庭教育成长会、交流会2.6万余场次,惠及9.3万余名家长;开展亲情陪伴、情感抚慰、安全守护等关爱服务1.67万余场次,动态关爱留守困境儿童12万余人次;培育壮大巾帼志愿、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等爱心妈妈队伍6285支,建成314个“爱心妈妈驿站”。截至目前,全省42个县已落地实施了“爱暖万家”项目。
“关爱儿童就要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细心、关心和呵护。”武威市凉州区上中畦村爱心妈妈武存香的朴实话语,说出了所有爱心妈妈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