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发展经验值得全球借鉴

——访俄罗斯审计署审计委员,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妇女理事会俄方主席斯维特拉娜·奥尔洛娃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雅

    斯维特拉娜·奥尔洛娃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高雅/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雅

  在全球妇女峰会召开之际,中俄妇女合作迎来新的发展契机。10月12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俄罗斯审计署审计委员,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妇女理事会俄方主席斯维特拉娜·奥尔洛娃。作为长期推动中俄妇女交流的重要领导者,奥尔洛娃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广阔的战略视野,分享了对妇女事业发展的深刻洞察。

  记者:作为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妇女理事会俄方主席,您长期致力于推动中俄妇女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此次全球妇女峰会恰逢“北京+30”关键节点,您认为峰会将为中俄两国在妇女经济赋权、数字能力建设等关键领域带来哪些新的合作契机?

  斯维特拉娜·奥尔洛娃:北京世妇会召开30周年之际举行全球妇女峰会,不仅是一个总结经验的契机,更是一个为我们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务实内涵的独特机会。我相信,我们将共同朝着构建一个多极化、公正且真正进步的世界秩序迈出一步,在这个秩序中,每位女性都能发挥其潜力,为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

  当前,俄中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中国仍然是俄罗斯最大的经贸伙伴。

  2024年,我们两国间的贸易额达到了2448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了1.9%。能源是双边经济互动的重要方向。俄罗斯是中国原油、天然气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在双边关系发展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已成为发展妇女外交的有效平台。

  自2007年以来,我有幸担任妇女理事会的俄方主席,通过发展新形式、扩大互动议程,系统地开展加强两国妇女合作的工作。

  当今,快速变化的世界给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提出了新的全球性任务。例如,气候议程、粮食安全、人口问题、技术发展、社会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等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妇女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女性的领导力以及女性在公共生活所有领域更广泛的代表性,有助于更加关注社会平等、可持续发展和创新问题,使社会在应对外部挑战时更加稳固。

  记者:作为国际妇女发展事业的深度参与者,在您看来,中国在妇女减贫、基层治理等领域探索的路径与模式,为全球妇女赋权与发展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对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有何意义?

  斯维特拉娜·奥尔洛娃:全球妇女峰会为性别平等问题达成共识提供了关键平台,应对当代挑战不仅需要对话,更需要具体行动。我们看到几个相互关联的系统性问题需要共同解决。

  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仍是日益加深的区域不平等。在俄罗斯,女性在各领域负责人中占比49%,在司法和检察系统中占比超过70%,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女性甚至在接受基础教育方面仍面临限制。这种机会上的差距需要有针对性的国际努力。

  在移民危机、武装冲突和经济冲击下,妇女和儿童往往是最缺乏保护的。在决定她们命运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她们的声音也常常被忽视。

  为了克服我前面谈到的挑战,有必要在最脆弱的地区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计划,加强在冲突地区保护妇女权利方面的国际合作。

  只有基于相互尊重、务实主义和考虑国情来联合努力,我们才能确保全世界女性获得实质性的机会平等。

  当前,中国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妇女超过一半;数字贸易、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就业者中妇女约占三分之一,她们的领导力正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近4000万女性科技工作者,占比超过45%,这有力地说明了她们已成功融入最前沿的行业。

  这一成功得益于系统性的方法,即将支持妇女作为国家整体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国际社会有必要向中国学习。这是一种通过融入国家整体战略、创造具体机会和支持社会平衡来清晰展示的模式:传统价值观与性别平等并非相互矛盾,而是相互加强的,可以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认为,正是这种整体的、系统性的方法,才是值得在国际妇女议程中借鉴的宝贵中国经验。

  最后,我想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胜利!

中国妇女报全球妇女峰会特刊 30中国妇女发展经验值得全球借鉴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雅2025-10-13 2 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