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全球妇女事业合作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主席关于全球妇女事业发展重要讲话系列解读之四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舒帆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舒帆

  “我们要坚定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理念,倍加珍惜和平,积极维护和平,让每个妇女和儿童都沐浴在幸福安宁的阳光里。”在2015年全球妇女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着眼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创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际环境”等四点主张,号召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加速行动。

  2020年,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阐述中国主张,并强调:“妇女事业发展离不开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发挥联合国的重要协调作用。”

  两次重要讲话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新疆大学“天山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英桃,深入解读习近平主席两次重要讲话的内在逻辑与时代价值。

  记者:习近平主席两次就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两次讲话之间有哪些内在联系?体现了中国在促进全球妇女事业方面的思路有何发展与深化?

  李英桃:两者一脉相承,都涉及中国重视加强全球妇女事业、支持多边主义和联合国核心作用,形成了一条清晰而深刻的治理思路传承与深化轨迹。

  2015年的讲话凸显了创建和平安宁国际环境的重要性及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即坚定和平发展的合作理念与具体实践。

  2020年的讲话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三重深化。首先,将“和平环境”拓展为系统性支撑,明确提出妇女事业发展需依赖“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可持续发展”与“联合国的重要协调作用”,进一步夯实了全球妇女治理的多边主义基石。

  其次,细化联合国妇女工作的优先位置,既关注消除暴力、歧视、贫困等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也前瞻性地提出应对性别数字鸿沟等新兴挑战,并倡议将性别平等目标作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早期收获,推动其成为全球发展优先事项。

  最后,聚焦联合国系统妇女代表性、性别平等工具箱和全球妇女发展路线图等问题,展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和全球治理机制中日益深入和具体的参与姿态,提出了关于妇女领域全球治理的“中国主张”。

  记者:为将全球妇女发展目标转化为切实成果,中国及国际社会在构建合作机制、聚焦关键议题、发挥联合国作用等方面,需进一步把握哪些核心着力点?

  李英桃:这个问题是痛点、难点,也是突破点,期待成为全球妇女峰会的主要任务。

  第一,可以利用东道主的议程设置机会,围绕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发挥核心作用等内容,广泛凝聚共识,借此推动完善性别平等机制,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协调与资源整合;

  第二,进一步推动“全球南方”在妇女领域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积极的作用;

  第三,以《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北京宣言》《行动纲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行动蓝图和实践基准,进行扎扎实实的落实工作,谨防来自保守意识形态和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避免全球妇女事业倒退和保守力量回潮。

  第四,《行动纲领》提到的12个重大关切领域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仍然是未来落实工作的关键领域,应重点强化数字技术对性别平等的赋能效应,并鼓励年轻一代成为推动变革的生力军。

  中国在全球妇女治理领域的论述演进,既反映了对这一议题的持续重视与认知深化,也展现了在日益复杂的全球治理格局中,务实、系统且具有前瞻性的治理智慧。从倡导和平环境到构建全球合作网络,中国正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妇女事业迈向新阶段。

中国妇女报全球妇女峰会特刊 4谱写全球妇女事业合作发展新篇章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舒帆2025-10-13 2 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