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珍珠送检工作。
徐阳晨/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徐阳晨
爱迪生、大溪地、南洋金珠、Akoya……直播下单,先鉴后发。
近年来,浙江诸暨山下湖镇的华东国际珠宝城(以下简称珠宝城)依靠线上扩围,引领数字交易,其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占全国珍珠交易总量的80%,成为全球最大的淡水珍珠集散地。
在这里,2000余家门店星罗棋布,几乎覆盖了珍珠加工、设计、交易、展览的全链条。
远在东南山地间的一座小镇,为何可以凭借一颗颗珍珠链接世界?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前往珠宝城,进行实地探访。
数字交易“天地宽”
正值珍珠销售旺季,上午十点的市场却格外安静,营业门店寥寥无几。原来,店家们普遍在线上销售商品,早已习惯了“夜市经营”,往往一场直播下来,凌晨三四点才能结束。
“别看现在冷清,到下午一点,门店就会陆续开张,批发、零售,一批批人流涌入,可热闹了!”据市场工作人员介绍,2020年开始,由于珍珠产量走低遇供求“拐点”、直播兴起等多种因素影响,珍珠突然成为珠宝界“新星”,热度持续走高。
如何让全国的消费者感受到“世界珍珠,一秒切换”“产地直供,工厂直达”?这不仅需要个体商户探路,更需要整个珠宝城管理者在战略方向上的铺路架桥。很快,消费热情催生了产业革新——云仓直播一度成为“功臣”。
据悉,从2016年零散珠农自发尝试网络销售,到2025年产业直播基地成熟运作,短短9年时间,线上销售已占珠宝城整体销量的60%以上,3000名主播长期驻扎。销售旺季时,日均直播场次可达近7000场。依靠线上平台“基地化”强大的流量聚合能力和信誉担保,珍珠产业优势被不断托举、放大、焕新。
不同于散户交易,这样的平台发货仓是一种“直播+”方式的创新,即平台打包了商家发货、质检、物流等全流程,既有数据调度中心统筹下单和发货,也有平台和质检机构背书。“相当于一个‘珠宝特工总部’在这儿安家了,多个保障交易的系统有序并行,一只消费者‘看不见的手’指挥一切。”工作人员形象地比喻道。
“有时遇到平台的头部主播来带货,一场直播就能卖3万单!”入驻的商户告诉记者,直播让整个珍珠的产业链都因此受益,不仅带来了大批订单,还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原来珠农是等着采购商大老远开车来收购,现在只需一部手机,他们既卖原珠,也卖成品,还能销往世界各地,营业额翻了好几番。”很多商户都认为,直播颠覆了传统的生意模式,其传递的情绪价值远远大于柜台上单一实物的展示。
高清镜头、360度“无死角”展示、较高的性价比……在直播间里,主播从季节变化的穿搭到珍珠知识的科普,持续向观众输出大量鲜活信息。“能从直播间里清晰地看到珍珠在强光下的火彩、极微的针眼瑕疵、互动砍价的氛围,这一切让我瞬间有了被‘种草’的感觉。”一名顾客兴奋地诉说着自己在珍珠直播间下单的原因。
“先鉴后发”解决信任危机
直播解决了“量”的问题,但“质”的痛点也被不断放大。
早些年间,线上珠宝销售起势,难防大量假冒伪劣品涌入,货不对版、以次充好、虚假鉴定等问题屡禁不止。据消费保平台最新《黄金珠宝行业投诉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行业投诉量达8544件,同比激增136.28%,涉诉金额超9523万元,虚假宣传、价格纠纷与退款难成三大“消费痛点”。这些乱象不仅带坏了线上生意的风气,滋生造假温床,更让不少消费者对“隔着屏幕的买卖”失去信心。
面对“一颗坏珠搅浑整池水”的信任危机,线上交易唯有保障交易底线——即确保珍珠的天然本色与优良品质,才能持续发展。
为此,2020年,珠宝城与电商的质检一体化(以下简称QIC中心)合作,首创“质检物流”全流程模式,重点将质检这一“防火”关卡直接嵌入电商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消费者下单后,商户会把商品送至权威质检机构入驻的QIC中心,将质检合格的商品送至物流环节打包发货,货不对版、人工造假的不合格品则被退回商户,形成一个“品控”的闭环。
“商品一经检验合格,便直接送至物流仓,这样避免了商户拿到合格检验证书又‘换货调包’的可能性。”入驻质检机构之一的实验室负责人朱毅杰介绍,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从送检到发货,质检全程不超过8小时,检测证书发布不到4小时。
在珠宝城实验室里,记者看到几十名穿着白大褂的实验员们正在忙碌工作。
“这个仪器能检测珍珠是否染色,当检测仪上显示400、500、700nm附近的峰值,则表示珍珠是天然本色的;如果是染色珠,峰值点就会变弱或消失。”现场实验员提醒,工艺较好的染色珠,肉眼很难判断,鉴定证书是“去伪存真”的重要后盾。
除了鉴定珍珠真伪,这样的“一站式”检测还能从形状、光泽、光洁度、珠层厚度、匹配性等维度告诉消费者商品质量。质检仓运营相关负责人评价:“这体现了三方共赢,既有利于商家、平台,又有利于消费者。”
从“卷价格”到“以质取胜”
随着市场的过剩,近两年珍珠客单价和利润有所下降,电商主打“以价换量”。为了更好地配合产业结构性调整,留住商户利润,质检费用一降再降。“我们既要做到检验服务过硬,也要有性价比,协助产销方良性发展。”朱毅杰介绍。
过去,红宝石、祖母绿等矿物宝石的分级证书品类繁多,属于高成本、高规格的质检,而珍珠等有机宝石一般限于“合格”门槛的鉴定,其高品质分类、认证检测服务领域仍是空白。然而,随着高端市场的发展,珍珠分级证书成了新需求。“珍珠属于非标产品,鉴定难度大,价格波动大,商户普遍增量不增利。”朱毅杰表示,“去年8月,我们推出了珍珠分类证书,还开通了珠宝检测线上业务,把实验室搬到生产一线,与市场同频,助力珍珠产业跳出‘低价’周期,进一步推动其价值升级与技术转型,走好走稳从‘以价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路。”
直播更要让消费者看得见质量。相关数据显示,采用QIC仓发货后,商家商品退货率下降28.8%,客单价也从平均300元提升至1000元。
从诸暨经验看,市场繁荣与质量严控互为支撑。在“内卷”时代,唯有高质量产品才能真正让中小商家具备更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持续活力、有闯劲地开拓新市场,形成聚合效应,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