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舜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是全球妇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会议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确立了“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的崇高目标,凝聚了全球对性别平等的共识,达成了促进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利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框架,同时呼吁各国政府承诺保护妇女人权,倡导社会性别主流化。这些倡导和主张深刻影响了此后30年的全球性别平等进程。
2025全球妇女峰会,既是对北京世妇会历史的纪念,更是对全球妇女未来发展的塑造与引领。“命运与共:加速妇女全面发展的新进程”作为本次峰会的主题,既是对“妇女权利就是人权”理念的传承和深化,更是对社会性别主流化最终目标的明确和拓展。这就决定了2025全球妇女峰会,必会成为一个凝聚全球妇女发展新共识的盛会,成为一个激发妇女全面发展新动能的盛会,成为一个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加快发展的盛会。这次盛会必将加速推进《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开启的全球协同践行性别平等的新进程,必将让北京世妇会倡导的“妇女权利就是人权”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必将让各国政府更加积极地履行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国际承诺,必将让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成为不可逆转的国际行动。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高度肯定了北京世妇会的重大意义,深刻诠释了北京世妇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注入了澎湃动能。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高度肯定了北京世妇会的重要历史作用。主旨讲话强调,北京世妇会确立“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的崇高目标,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将性别平等刻入时代议程,激励全世界的人们为之接续奋斗。30年来,正是在北京世妇会精神指引下,全球妇女事业蓬勃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增添了亮丽色彩。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充分宣示了中国是北京世妇会精神的忠实践行者。主旨讲话将题目定为:“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 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昭示了北京世妇会的宝贵精神必须传承弘扬,北京世妇会的国际承诺必须履行落地,北京世妇会的崇高目标必须接续奋斗。主旨讲话对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所做的宣介以及提出的进一步支持全球妇女事业发展五项举措,充分说明了中国是北京世妇会精神的坚定弘扬者,是承诺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忠实履行者。
为保障妇女人权、将社会性别主流化落到实处,我国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不仅确立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而且将其纳入党的施政纲领,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以此为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提供方向指引;不仅制定并不断完善了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而且要求在出台法律、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两性的现实差异和妇女的特殊利益,以此为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不仅在妇女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推进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国家行动计划,而且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协调、妇联组织联动、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工作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以此为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不仅积极推进大中小学男女平等教育,而且在全社会积极倡导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努力“让性别平等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以此为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优化了社会环境。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明确指出了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的前行方向。“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这是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的前提基础。没有和平安宁的良好环境,妇女的全面发展无从谈起。而要营造和平安宁的良好环境,就必须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健全和完善反暴力机制,坚决打击针对妇女的一切形式的暴力行为。
“共同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这是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的关键所在。要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就必须着力解决全球妇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全体妇女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以此激发全球妇女全面发展的潜在动能;就必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科技创新赋能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
“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这是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的有效保障。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既需要完善制度和法律,推出更多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努力让广大妇女更加全面公平地享有各项权利;也需要营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让妇女免于受到歧视和偏见,并在此基础上使性别平等真正内化为全社会的文明共识和行为准则。
“共同书写促进全球妇女合作的崭新篇章”,这是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的必由之路。妇女事业发展离不开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因而必须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深化妇女发展合作交流,共促全球妇女合作和可持续发展。主旨讲话以“四个共同”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凝聚了更广泛共识、开辟了更广阔道路。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特别强调了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共同责任。主旨讲话不仅开宗明义提出了“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而且在擘画未来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路径时提出了“四个共同”建议。主旨讲话高频使用“共同”一词,体现了“命运与共: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这一会议主题的内在要求,意在特别强调:妇女全面发展事关全人类,“没有妇女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解放和进步”;妇女全面发展事关人类文明,“全球妇女事业蓬勃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增添了亮丽色彩”;妇女全面发展事关世界现代化,“世界现代化应由广大妇女参与和分享”。
因而,追求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事业是伟大的。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不只是妇女自身的责任,更是男女两性的共同责任。为此,我们要“营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坚决反对性别对立,坚决反对将男女两性视为“零和博弈对手”的性别对立思维。那种认为强调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会损害男性利益的观点,是以零和博弈思维误入了传统的性别二元对立窠臼,同时也是对性别平等的严重误解或曲解。
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是要通过平等的制度设计与社会支持,让男女两性都能摆脱性别歧视的束缚并平等受益,在个人成长、家庭幸福、社会贡献中实现完整的自我,是男女两性平等和谐的共同发展,是男女两性合作共赢的共同成长。
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并非单一国家的任务,更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推进妇女事业发展关乎人权、关乎发展、关乎文明,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是国际社会必须共同承担、共同践行的责任。这一责任并非单纯的道德倡议,而是基于国际共识、人类共同利益和现实挑战的必然选择,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一责任要求各国将承诺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持续的投资和坚定的政治意愿。
中国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推动者,更是履行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国际责任的坚定行动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开拓中国妇女事业发展之路,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不仅深刻改变了本国女性的生活,也为全球妇女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方案,并通过理念引领、实践示范和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具体而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平等与发展的进程。
(作者为中华女子学院教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