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典
金秋十月,北京再次成为全球妇女事业的瞩目焦点。30年前,北京世妇会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将性别平等刻入时代议程。30年后,来自世界各大洲的领导人和代表齐聚北京共襄全球妇女峰会,共商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大计,为促进全球性别平等与妇女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汇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她力量”。
在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 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的主旨讲话。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深刻阐明了峰会的时代价值和使命担当,系统提出了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全球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径,为新时代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各国携手实现性别平等目标提供了重要遵循。正如各方与会代表所评价的那样,追求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和各国共同责任。此次全球妇女峰会恰逢北京世妇会3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承前启后、意义非凡,必将成为世界妇女事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习近平主席历来高度重视性别平等和妇女事业,在国内国际多个场合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为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强大思想动力。没有妇女的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的解放和进步。
在中国共产党的宏阔视野中,妇女既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有力推动者,更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早在革命和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就把实现妇女解放与男女平等写在自己的奋斗旗帜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发展也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妇女事业、怎样发展妇女事业”的时代课题,实现了理论认识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极大丰富了性别平等和妇女事业发展的精神宝库和人类文明的思想宝库。这些重要论述把对妇女作用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超越狭隘性别观念,将保障妇女权益、促进性别平等视为社会正义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尺,视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把推动性别平等、保障妇女权益上升为国家意志和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强调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推动男女平等与妇女全面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大力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妇女发展道路。党和政府先后制定实施了四个周期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将妇女发展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制定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政策体系,健全保障妇女权益的制度机制,确保妇女能够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广大妇女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奋斗热情与创造活力,充分展示出“半边天”的时代风采:中国如期打赢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脱贫攻坚战,让近7亿妇女同步迈入全面小康;女性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主要妇幼健康核心指标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女性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在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治理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妇女从未像今天这样享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广阔机遇。可以说,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不仅极大增强了广大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全球妇女运动贡献了宝贵经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实现更高水平的男女平等仍任重道远。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妇女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消除性别歧视、转变陈旧观念依然需要长期不懈努力。但无论挑战如何复杂,中国推进妇女事业的决心坚如磐石、始终如一。中国女性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担当奋进新征程,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将个人梦想融入民族复兴的壮阔伟业,书写着新时代巾帼不让须眉的精彩华章。这一进程中凝结的中国理念、中国经验,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妇女的命运,也为世界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以自身实践证明,妇女既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半边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业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既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战乱冲突仍令数以亿计的妇女和女童流离失所,贫困、饥饿和暴力的痼疾尚未根除,数字鸿沟和发展不平等的问题依然突出,妇女事业已有的成果还面临流失和倒退风险。实现全球范围的男女平等远未“功成身退”,更加需要各国加强协作、加速行动,久久为功。正因如此,此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高度,再次发出深化国际合作的时代强音。他强调“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郑重呼吁国际社会从四个方面携手努力: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共同书写促进全球妇女合作的崭新篇章。这“四点建议”高瞻远瞩、切中要害,精准回应了当前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国一贯倡导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和对性别平等事业的坚定承诺,为国际社会进一步凝聚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共识与合力提供了建设性方案,展现了以中国立场引领全球性别治理、以制度供给助力女性发展的真诚意愿。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还宣布了中国支持全球妇女事业加速发展的一系列务实举措,包括未来5年向联合国妇女署增捐资金、援助各国女性民生“小而美”工程、邀请各国妇女来华交流培训、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等。这些实实在在的承诺必将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也彰显了中国在制度供给和资源支持上的大国担当和独特贡献。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全球妇女事业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从习近平主席亲自倡议召开全球妇女峰会,到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实施妇女合作项目、设立交流合作平台,再到此次峰会上提出的新倡议新举措,中国以实际行动履行着对全球妇女事业的坚定承诺和责任担当。中国坚持将发展妇女事业作为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框架深化国际妇女交流合作,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蓝图不断转化为现实成果。可以预见,在此次峰会后,各国将以更紧密的伙伴关系落实峰会共识,加速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性别平等目标。中国也将与国际社会一道,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共识,加强伙伴关系,拓展妇女领域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妇女共同发展。中国立场鲜明:性别平等不是奢侈品,而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必需品;保护妇女权益、增进妇女福祉,既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这一立场日益成为各国共识,充分展现了中国在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坚信,只要国际社会持之以恒、团结奋进,真正将男女平等这一目标融入全球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全球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就必将如芬芳之花持续绽放,人类社会也将因这份恒久不懈的努力而更加进步美好,全面性别平等的光明未来终将如约而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美好世界谱写更加绚丽的巾帼华章。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