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 见习记者 李禹城
在黑龙江省东北部,有一座被誉为“祖国林都”的城市——伊春。这里森林覆盖率达83.8%,夏季均温22℃,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年初以来,伊春市妇联立足党政工作大局,聚焦“文旅融合促发展”目标,创新实施“构建一套数字宣传体系、打造一个文旅融合项目、建立一个消费攻坚机制、推出一批助企纾困举措”的“四个一”工作法,为伊春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巾帼动力。
从“伊妹儿”AI形象代言人到“1+N”IP群落,从组建“妇联推荐官+巾帼志愿者+文旅帮帮团”队伍到联动省外伊春籍优秀女性录制“花开远方 情系家乡”“童声说伊春”宣传作品……伊春市妇联以AI技术为核心引擎,构建起一套“内容创新+志愿服务+矩阵传播”的数字宣传体系。
“我们要以创新的方式,让伊春的旅游品牌更响亮。”伊春市妇联主席曹旭渴说。
为宣传伊春红色文化,带动当地餐饮、住宿消费增长,伊春市妇联打造文旅融合项目,实施“文艺展演+红色教育+旅游体验”三位一体工程。
在上甘岭溪水林场“‘最北巾帼红’文艺展演进景区活动”共展演了20天,友好区妇联主席李奇介绍道,“我们精心编排的主题情景剧、舞台剧等,还有诸多歌舞表演,十一期间吸引了很多游客。”
文艺展演与红色教育、旅游体验的深度融合,不仅传承了红色基因,还彰显出伊春妇女的精神风貌,为景区注入了新活力,有效促进了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
为进一步激活消费潜能,伊春市妇联建立消费攻坚机制,联合多部门组建专项工作组,深入5个重点县(市)区、7大核心景区调研,制定方案,布设二次消费点位,建立动态更新的“伊春礼物”产品库,打造“服务+口碑”双引擎。
国庆节前夕,6000套印有统一标识的围裙、帽子全部发放到了10个县(市)区旅游服务场所的一线从业者手中。在这次全市餐饮行业质量提升行动中,妇联干部于晓丽深有体会,“前期,16家商户布草报价、供货能力、质量标准等关键信息要严格把控,后期再对餐饮服务人员围裙、帽子进行线上询价,好策划更需好落地。”
此外,伊春市妇联还推出一批助企纾困举措。
“市妇联积极协调市女书画家协会、市妇女手工编织基地,请来专业的绘画老师,提升了我们文创产品的艺术附加值。”伊春市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桂侠对妇联给予的帮助深表谢意。
春秋两季,伊春市妇联还邀请旅游管理专业教授到5个县(市)区开展“巾帼民宿专题培训”活动,采用“集中授课+实操指导”双轨模式,让民宿从业者掌握实用技能,提升运营服务水平。
从线上宣传到线下融合,从机制创新到精准服务,伊春市妇联通过“四个一”工作法,为伊春旅游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巾帼力量,让这座“红松故乡”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