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
“请大家跟着我做脊柱自测动作,双手自然下垂,观察双肩是否平齐……”近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进贤小学教室内,“健康副校长”带领医护团队开展“护脊小课堂”,学生们踮脚、转身认真学习自测方法,现场互动热烈。这一幕,正是萍乡市“健康副校长”进校园活动的生动缩影。如今,这支由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特殊“师资队伍”,已成为守护全市师生健康的“隐形卫士”。
建强联动机制,织密健康防护网
萍乡市“健康副校长”工作起步早、基础实。2021年,萍乡市妇幼保健院与经开区教体局率先启动试点,为医校协作模式探索积累宝贵经验。2024年,为扎实推进儿童发展规划目标任务,萍乡市“两纲”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动统筹,联合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将“健康副校长”配备纳入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重点工作,推动该项工作从“局部试点”迈向“全域覆盖”新阶段。
在萍乡市“两纲”推进办牵头下,三方建立定期会商、资源共享、分工协作机制,通过常态化对接打破部门壁垒,既织就覆盖全市校园的健康服务网络,也为“健康副校长”在各县区落地见效筑牢制度保障。队伍建设上,萍乡市坚持“专业优先、优中选优”原则,优先选拔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涵盖儿童保健、心理健康、急救护理等重点领域;同时建立“三年一聘、动态考核、正向激励”管理模式,确保服务质量。截至目前,萍乡市累计选派“健康副校长”及配套医护人员超2000人次,服务范围从试点初期的40所学校,扩展至近350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累计服务师生超10万人次。
创新服务形式,健康课堂接地气
“近视会让我们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还可能影响未来的职业梦想!”在芦溪县保育院“开学健康第一课”上,“健康副校长”易开未手持卡通眼球模型,结合孩子的日常行为案例,用通俗的语言讲解近视预防知识,台下学生专注聆听、不时举手提问。
聚焦儿童常见健康问题的科普讲座,已成为“健康副校长”的“常规动作”,每年不少于2次的健康培训,精准覆盖近视预防、肥胖干预、口腔保健、传染病防控等领域。为让健康知识“入脑入心”,“健康副校长”们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心理健康课堂上,通过“情绪小怪兽”绘画游戏、小组角色扮演,帮助学生识别与疏导负面情绪;急救技能培训中,采用“理论讲解+模拟道具实操”模式,手把手教学生掌握海姆利希急救法、烫伤应急处理、外伤包扎等技能;针对脊柱侧弯高发问题,设计“站姿坐姿对比图+现场自测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自我监测方法。这种“按需定制、趣味互动”的科普形式,深受学生喜爱。
聚焦全周期守护,延伸服务链条
“‘健康副校长’的职责不止于课堂,更要构建‘医院—学校—家庭’健康闭环。”萍乡市“两纲”推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健康副校长”团队不仅协助学校完善传染病防控预案、建立师生健康档案,还对筛查出的近视、脊柱弯曲等重点对象实施跟踪管理。同时,健康服务延伸至教师群体和学生家长,通过专题培训、家长课堂等形式,将健康理念传递到每个家庭,形成“家校医”协同守护的良好格局。
如今,萍乡“健康副校长”已成为连接医疗与教育的重要桥梁。从开学第一课的健康科普到日常疾病防控指导,从生长发育监测到心理健康疏导,从急救技能培训到家庭健康指导,这支专业队伍以务实行动践行“健康第一”理念,用责任与担当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下一步,萍乡市将持续优化医校协作机制,提升“健康副校长”专业服务能力,助力每个孩子在健康守护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