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家闻 PDF版下载

版面: 家闻

父子连续37年国庆同地合影 见证家国变迁


    5日中午,沈阳市中山广场。66岁的王彦把手轻轻搭在儿子王田肩膀上,两人的微笑瞬间定格,成为国庆假期的又一张珍贵记忆。

    同样的时间、地点,这样的合影,王彦、王田父子一拍就是37年。37张照片的方寸之间,记录了亲情之美,沉淀了生活之味,更见证了城市发展和时代巨变。

    1985年国庆节,王彦领着3岁的儿子在沈阳市中山广场玩,看到有人拍摄九毛钱一张的彩照,就领儿子拍了一张。没想到,父子俩的合影成为约定,从此坚持下来。

    5日拍照完,王彦翻开珍藏多年的父子相册,回顾每一张照片的点点滴滴。这组照片也被“年代感”上色。合影中,王彦从一开始的中山装,换成各式各样的西装,他身后的南京街上也耸立起一座座高楼,城市的色调也从单一变得丰富起来。

    “城市建设和时代变化都太快了。”王彦说,他身后的广告牌换了又换,拍照的相机也从胶片变成了数码;在这个建成了百余年的城市广场上,人群的节日着装几乎每年都流行一个样……

    30多年的坚持并非易事。从大学到研究生,王田曾在英国留学7年,每年国庆期间都被父亲不远万里召回照相,雷打不动。有一年因为论文答辩没法回国,父亲硬是要求他答辩后回国,穿冬装补拍了一张。毕业后,王田前往天津工作,每年国庆仍要准时回沈。

    在王彦看来,中山广场是沈阳的标识。他在沈阳工作了一辈子,也付出了一辈子,之所以选择颇有仪式感的国庆合影,就是让儿子不忘家乡。

    “没有国家的发展、进步,哪有小家的和睦美满。”已经几次陪王彦父子拍摄国庆合影的老朋友,沈阳市民间收藏家詹洪阁说,延续了37年的家庭照,跟整个国家和时代总有着深层次的关联。

    合影结束,王田就要匆匆赶回天津,照顾怀孕中的妻子。“过几个月你也要当父亲了。”王彦叮嘱说,等孙辈长大一点,这样的合影还要继续下去。(新华社发)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