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爱生活·乐活 PDF版下载

版面: 爱生活·乐活

回家过年:帮助父母开启“二次人生”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我们有两次人生,一次活给别人看,一次活给自己看。我们父母这辈人,往往将前半生都付出给了自己的家庭,孩子成人之后反而不知道该怎么为自己而活了。就像我的母亲,上半辈子她是一个很好的照顾者,围着家庭、孩子转,忙忙碌碌;如今孩子而立之年,自己年近60岁,生活突然失去了重心,于是陷入了深深的空虚、孤独之中。此时父母需要建立他们的“二次人生”。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常说,“很多父母是被孩子治愈的”。在做真实的自己这件事上,孩子的确是父母的老师。父母的“二次人生”也需要孩子的陪伴与推动。

    ■ 倪一宁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时候,做子女的都想着尽自己的能力,多一些时间陪伴父母,多给予父母一些物质享受。而经历了三年的疫情,很多父母也望眼欲穿地等待着子女的归来。可是最开心的日子,也往往最容易发生矛盾。尤其是“80后”“90后”与父母生活观念上的拉锯战,时时上演。

    在“做自己”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是父母的老师

    记得有一年春节回家,母亲说她想换个智能手机,但又担心自己不会用,而我距离她太远,弟弟又没有耐心教她。她怕影响我们两个,最后还是默默地买了一个老人机回家。后来我再回家,她时不时拿我的苹果手机摆弄一番,还让我给她的姐妹拨视频电话聊天;看我在刷视频,也会好奇地凑过来看……我这才意识到,妈妈实际是想要一部智能手机的。

    细细品味母亲这份“小心翼翼”背后的微妙心理,我发现这跟家庭关系的转变有关。孩子成年后,理所应当地与父母分离,走向独立。然而我们与原生家庭的分离期,往往也会引发父母的存在危机。此时父母很容易感受到,自己好像变得“没用了”。有的父母会不自觉地黏着孩子,这让孩子更加想要逃离;而有的父母则会干脆隐藏起来,不去麻烦孩子。就像我的母亲,她小心翼翼地藏着自己的真实需求。

    和母亲的这一次相处,让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的内在需求——感觉自己是“有用的”,同时没有成为孩子的负担。而实现这个需求,健康的方式是去发展自己的“二次人生”。

    何为“二次人生”?心理学大师荣格说:我们有两次人生,一次活给别人看,一次活给自己看。我们父母这辈人,往往将前半生都付出给了自己的家庭,孩子成人之后反而不知道该怎么为自己而活了。就像我的母亲,上半辈子她是一个很好的照顾者,围着家庭、孩子转,忙忙碌碌;如今孩子而立之年,年近60岁的她,生活突然失去了重心,于是陷入了深深的空虚、孤独之中。此时父母需要建立他们的“二次人生”。而在“做自己”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成为父母的老师。

    父母的“二次人生”,会经历三种冲击

    开启“二次人生”谈何容易?任何新的开始,都会阻碍重重。父母们希望能够适应这个世界,跟上年轻人的节奏。但实际上他们会经历三种冲击:

    首先是断裂感。对于我的母亲来说,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隐喻:旧手机被淘汰,而新手机还没有学会……为孩子而活的人生已经退场了,接下来为自己活,那么该如何做呢?

    二是威胁感。小到家具的变化,大到几十年价值观的撼动,新东西都会带来冲击,而父母辈内心往往相对封闭而固化。因为不熟悉,所以,“新的”便意味着会失控。很多长辈内在有一种心理,他们认为年纪大了,就不要去折腾年轻人,安安静静就好。一旦要学习新东西,就需要帮助,需要孩子们花时间和精力,他们不愿给孩子添麻烦。

    也许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与子女的错位:子女处于成长期,他们精力旺盛、学习很快,但耐心欠缺;父母处于成熟期,他们很有耐心,但学习力退化。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在变慢,而孩子在变快。这种不匹配,也容易滋生父母对跟不上孩子的焦虑感和内疚感。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常说,“很多父母是被孩子治愈的”。在做真实的自己这件事上,孩子的确是父母的老师。父母的“二次人生”也需要孩子的陪伴与推动。

    回到母亲买手机这件事上。看到她小心翼翼,作为孩子的我,心里也不是滋味。我意识到自己也许可以做点什么,帮她跨过这个“坎儿”。于是,我先斩后奏网购了一部智能手机给她。她收到后,掩盖不住欣喜之情,但又怕自己学不会。我抓住机会推波助澜道:“放心,我约了同学上门教你。你好好学,学会了和我视频。到时候你就可以经常见到我啦!”

    后来有一天,她真的给我打来了视频电话,向我炫耀自己的技术:“你看!我会了,不难。”还夸上门教学的同学有耐心,教了她不少技能。

    虽然只是换了个新手机,但我能明显感觉到她更开心自信了一些。学习新手机仅仅是一个小的事情,但向新世界踏出第一步却酝酿了许久。这个过程很不容易,但结果值得欣喜。当这个困境打破之后,他们岂止是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他们学会的是——开始看见自己的需求,敢于获得外界和孩子支持,然后满足自己的需要。

    对父母的“再教育”,要润物细无声

    记得很多年前,我曾经跟朋友抱怨过我跟父母的沟通障碍,这个朋友说:“这事你也有一部分的责任,对父母的‘再教育’,一刻也不能松懈,你只有像小时候他们教你那样,一个道理日日讲、年年讲,他们的观念才会改变。”

    那时候二十多岁的我正处在生活迷茫期,根本无暇顾及爸妈。随着这些年自己慢慢成熟成长,我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帮助爸妈了,然而我也发现,可真难啊。

    比如,我非常希望爸妈能多出去走走、玩玩。我爸妈都是20世纪60年代生人,习惯了勤俭朴素,逼他们消费很难。我去新疆、贵州各地玩的时候,会往家庭群里发照片。我爸爸明显对各地风情非常感兴趣,他会问我:“南疆是不是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呀?那个大盘鸡,跟我们平时吃到的有区别吗?你们路上看到了很多雪山吗?”我说:“百闻不如一见,我给你俩报个团吧。”我爸摆摆手,说太远了,舟车劳顿。

    再比如劝他们更改饮食习惯。小时候我爸妈的早饭经常都是稀粥配腐乳或者腌黄瓜之类,我就每天给他们发科普文章,告诉他们粥的升糖指数差不多等于喝糖水,对血糖偏高的他们不合适。尤其是他们年纪大了,容易骨质疏松,更要多喝牛奶补钙,最好能喝鲜牛奶而不是常温奶,推荐用鸡蛋、全麦面包替代白粥。然而他们依然如故。

    这两年互联网很喜欢讨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我以前也很喜欢跟我爸妈“抱怨”和“清算”。我爸妈运气不好,碰上了一个格外敏感又“记仇”的女儿,所以我们关系曾经僵了好几年,见面总是吵。

    但随着这些年我渐渐成熟,不想再跟爸妈“算账”了。我觉得把我性格里负面的东西一股脑推给爸妈,既没有担当,也没什么意思。我现在就希望他们能够多享受,多消费。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需要对他们正面激励,而不是动不动就苛责。

    现在我妈晚上做菜比较用心又健康时,她会拍照给我,等我表扬。我就像我小时候考了100分,等她夸我一样,给她点赞。在这里我想要分享一条跟父母相处的经验:人跟人之间相处,总归会有一方做“文化输出”的。跟很多人一样,我以前也会受不了我爸妈疯狂催婚甚至催生,有时候一气之下我就会把他们拉黑。后来我觉得爸妈之所以只能重复那些“老生常谈”,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跟你聊什么。

    除了潜移默化、锲而不舍地跟父母做价值观交流之外,我觉得带父母体验新事物也很重要。我以前喜欢送我爸妈大牌包、鞋子,后来我发现他们对奢侈品其实没什么感觉,甚至不好意思拎给同事看,觉得“影响不好”。但我带他们体验一些新的东西,他们会兴奋很久。比如我带我妈去美容、健身,甚至体验一些医美项目。渐渐地,我妈的样子变好看了,就会愿意多跟小姐妹、老同学走动……连带着整个生活状态都更积极、轻盈了。

    我特别希望爸妈不要老惦记着替我们带孩子,而是趁着还能跑能颠,多出去走走看看。特别是我妈,能跟老姐妹开启一场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家和万事兴。作为儿女,我们切忌想要短时间改变父母,而是要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他们。父母的“二次人生”的确需要孩子的陪伴与推动。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