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周刊 口述 PDF版下载

版面: 文化周刊 口述

不是情绪表达,而是寻求观点的共鸣


    ·人物简介·

    任长箴,纪录片导演,《第一人称复数》总导演,纪录片《生活万岁》导演,《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

    ■ 口述:任长箴 《第一人称复数》总导演

    ■ 记录:熊维西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文以化之”,将新知、生活、读书融入节目

    我一直觉得,为《第一人称复数》贴上女性节目的标签,其实有点草率。在我看来,《第一人称复数》是个“文以化之”的节目,嘉宾、主持人之间的交流将“新知”“生活”“读书”都融入了节目内容里,也表现出了不同领域的人们思想的碰撞。

    有人可能会感到奇怪,在这档节目中,每一期的主题好像都毫无关联,确实如此。我们开策划会时,每一次都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献言献策。最初,我们说要做一个女性节目,谈谈女性感兴趣的话题,张越老师就说了一些《半边天》做过的选题,比如婆媳关系。可有意思的是,一屋子的女性中有很多并没有结婚,她们没有婆媳关系,因此对这个话题也不感兴趣,她们说我们能不能聊动画片、文艺电影,或者新出的书?能不能聊知识分子的穿搭,或者是为什么东北这地方容易出笑星?每个人感兴趣的东西都不一样。不知道,是不是因此,我们的选题才会看起来有点天马行空,从性骚扰这样的社会热点话题,到植物学、动物学、人工智能等不具备女性特质的话题。有时候,我们也会根据嘉宾的人选去选择主题,比如周轶君老师联系到了毛尖老师、陈丹燕老师,我们就去了解她们现在正在感兴趣的是什么,然后跟着她们的兴趣走,去决定主题,去聊她们感兴趣的事。

    当然,我们所做的,可能远比观众看到的多,节目每一期播出只有一个小时,而我们录制时,可能谈话时间是播出时的两倍,并且我们当时联系的嘉宾也有观众现在看到的三倍之多,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只有现在的这些嘉宾参与了节目而已。关于选择哪些嘉宾,我们其他人都是“辅助”,只是在选择过程中提出建议,《第一人称复数》是周轶君的主场,她是主持人,也是谈话的核心,所以这些嘉宾都是她发微信、打电话和写邮件联系邀请的,整个过程都是她来完成的。

    而我作为导演,从拍摄纪录片到制作谈话节目,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我们都知道在现场很难去掌控嘉宾的言论,但在策划阶段我们就已经做足了准备。我和张越、周轶君,讨论每一期要邀请什么样的嘉宾后,就会提前去深入了解他们。节目的每一期我们都录得很愉快,因为我们很清楚和这些嘉宾对话的方向在哪里,也能预知他们的输出内容可以抵达的深度。比如,陈丹燕老师是作家,我们对她的作品很熟悉;止庵老师是一个特别爱发微博的人,他的微博有很多讲电影、文化的内容,我们也很了解他的学识、谈吐和思想范畴。而《万物有灵》那一期的嘉宾王大可,我们虽然不了解她,但是我看了她的书,听了她的演讲,从她之前公开的语言表达中就可以预判出她在节目中的表现。这其实和拍摄纪录片有点相似,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导演也同样控制不了其中的人物,但是在那之前,你要拍谁、怎么拍、什么时候拍,这些都是可以掌控的。所以,谈话节目也是一样,选择哪位嘉宾,我们都有自己的判断。就像我们当时选择小鹿作为《闲聊全宇宙》的嘉宾,我们也经过深思熟虑,虽然她一直是个很幽默的人,但她的搞笑是富有智慧的,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大众。目前看,我们的话题,我们的讨论,都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说,很惊喜。

    能让人们产生共鸣,就是一种成功

    值得开心的是,《第一人称复数》获得的正面评价偏多。对于这档节目的口碑,我其实一开始没有什么预期,只是觉得不会差评如潮。事实也是如此,至今为止,我们没有收到多少差评。一次偶然,我看到豆瓣评论中有一条“喜欢这样的探讨,而不是某些议题下空洞极端的情绪表达,我们需要不同的视角兼听则明”。我觉得这位观众评论得很好,我们确实不是情绪表达,也不是简单地抛出一些热点话题,而是基于热点话题去分享自己的看法、观点。有时候,在一个节目里,嘉宾们表面上讨论得特别热闹,但最后观众在认知上没有提高,思想深度也没有拓展,仅仅是听到了一些声音,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做这个节目是希望将人们早已经熟悉的话题,通过深入交谈的方式谈得更深刻、更透彻,从而让大众收获新的认知。所以《这就叫性骚扰》那期谈得特别严肃且专业,从法学教授、律师到心理咨询师,几位嘉宾代表不同角度都作出了自己的表达。

    另外,还有观众说我们的这档节目没有“情绪的宣泄”。现在,我们处在一个情绪价值对于人们极其重要的时代,我们刷短视频的时候的确会感到快乐,我们在一瞬间被逗笑了,感觉到温暖了,大家的情绪价值在几秒之内就得到了满足,但是当你看长达一个小时的谈话节目时,不是凭借情绪宣泄就可以满足的。还有一条评论,我也印象深刻,是说“这个节目性别不重要,性格很重要”,对此,我也深表认同。

    至于《第一人称复数》到底有多少受众,这个问题我并不在意,或者说我并不在意流量,只要这个节目的三观是对的,传达的观点是没有问题的,就可以了。因为它一定会对远方的某一个灵魂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说谁会因为看了这个节目而改变了命运,我所说的有影响是有怦然心动的那一下,有拍大腿的那一下,有嫣然一笑的那一下,这就足够了。导演这个工作我干了30年,我一直在寻求来自观众的共鸣,不是表面的共鸣,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那一种。那个和你有共鸣的人,他在他们家过什么日子你不知道,在哪个城市的你也不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他的生活环境,你统统无法知晓。但当那个人突然看到你生活的环境时,他会感觉特别神奇,他就是身在远处而和你灵魂有契合的那个人。能让一些人,在看到这个节目时产生共鸣,哪怕是只有一个观众,我觉得这档节目就成功了。

    作为《第一人称复数》的导演,当主持人和嘉宾老师们聊这些话题的时候,我的作用就是一个关键的中转站,我要把主持人、嘉宾老师们表达的内容都传播出去。而从我也被触动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苍茫大地一定有人在冥冥之中和你的波段是吻合的,这就说明,这档节目是具有传播力的。现在,《第一人称复数》第一季已经收官,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做下去。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