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化周刊 什刹海 PDF版下载

栏目:心灵舒坊

版面: 文化周刊 什刹海

偶遇的两位普通的扬州市民,让我感受到他们对自己城市和生活都无比热爱……

他们的人生态度


    ■ 刘红梅

    秋日的扬州实在美好。到扬州已经不只一次,烟花三月下过扬州,游过瘦西湖,一步一景毫不夸张。每一次到扬州,都会想到小家碧玉的美,人们生活闲逸,如名扬在外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特色美食,无不彰显了这座江南水城的宜居之美。而这次,因扬州人的热情,和他们对自己城市的热爱,让我对大运河文化孕育出的具有人文精神的扬州更加喜爱。

    当我们下了高铁,打车前往目的地时,偶遇了一位非常健谈的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可以说是一座城市流动的名片,这名司机是本地人,原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闲不住,周末就会出来兼职。用他自己的话讲,“我不出来做事也没有关系,儿子已经上大学,很优秀,妻子自己开着一家美容店,生活过得很是惬意。”司机师傅诙谐而坦诚地说:“扬州是旅游城市,周末下班出来开开车,我可以把扬州介绍给天南海北的游客,也可以从游客那儿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多美好的一件事啊!”师傅一路侃侃而谈,给我们介绍着大运河的历史,介绍着扬州的古迹,介绍着一些历史的奇闻趣事。从他的言语中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满足,对妻儿的夸赞,对自己生活城市的热爱,让我们感受到这一家人平凡的幸福,也让我们通过这位司机师傅,感受到扬州人的好客。

    在即将要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我又遇到一位热心的大姐,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扬州人的好感。当我想乘坐公交车,浏览一下这座城市的日常时,在公交站台对着车牌紧锁眉头,恰逢一位也在候车的大姐主动搭讪说:“你要到哪里啊?我帮帮你。”我说:“我要到扬州东站乘高铁,公交要坐到哪一站?”她热情地告诉了我乘车路线。我还追问了她怎样刷乘车码,她也不厌其烦地为我解答。在等车的空当,大姐热情地与我攀谈起来,她说:“我这个人闲不住,前几年退休了,但我不能待在家里穿着睡衣邋里邋遢,到菜市场买个菜烧个饭,就这样过日子,我要在外面跑跑。做事情,人才有精神。”

    我被大姐随口而出的话震慑住。这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吧。大姐和前面的出租车司机一样,十分健谈。听着她的叙述,感受到她对生活的满足,对扬州的喜爱,言语中带有一种惬意和幸福。

    这次短暂的扬州之行,给了我不同以往的感受。偶遇的两位普通的扬州市民,让我感受到他们对自己城市和生活都无比热爱,虽然他们生活富足,但是他们仍愿意去工作,去做事情。也许有人说,他们已经步入了小康,不用为衣食所困,当然惬意了。然而,我更佩服的是他们的生活态度。这两个普通的市民,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一样的思想,那就是:虽然生活安逸,但是劳动更让人感到快乐!大姐的一句话让我动容,她说:“我早上四点多就起来了,日程排得满满的。”

    这就是我在茫茫人海中邂逅的两位普通的扬州人,他们身上的奋斗精神给我以生命的启迪,那就是:我们的人生需要一种态度,工作是一种快乐。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