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评论

“妈见打”手办理应“人人喊打”


    □ 何勇海

    在一些电商平台,不少商家正向青少年群体销售“妈见打”手办。有记者在电商平台依次输入“美少女手办”“美女手办”等关键词后,一款款充斥着擦边画面的手办随即映入眼帘。

    二次元人群流行收藏手办(一种人物模型),特别是动漫、游戏人物手办,以满足自身对情感共鸣、个性展示和参与文化社区的需求。而“妈见打”(“被妈妈看见就会挨打”)的手办,其衣着性感,有的甚至直接全裸,有的翘臀、跪蹲等姿势让人浮想联翩。而这些不良产品标注的适用人群却是少年、学生等未成年人。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面向未成年人生产、销售“妈见打”手办等软色情物品,已构成无底线生产和营销,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一些孩子长期接触这些不良产品,在潜移默化中,容易诱导他们出现一些错误思想,产生不良行为甚至是违法犯罪。

    因此,相关部门应给二次元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立规矩。近年来,源自动漫、游戏虚拟人物等形象的二次元产品迅速兴起。一些不良厂商打着擦边球或利用监管空白地带,模糊二次元和软色情的界限,大肆生产、销售“妈见打”手办之类软色情产品,引诱着懵懂无知又充满好奇的孩子们。当软色情产品拥有二次元的身份,就具有相当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软色情玩具之所以层出不穷,主要还是生产商唯利是图。除了立规矩,“扫黄打非”部门应将这类软色情产品纳入执法对象,并联合多部门,加强对相关生产的巡查检查,及时依法封禁,并重重处罚。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还要加强对街边店铺和电商平台的监管,严厉打击违规售卖不良产品的行为。

    在监管之外,学校应加强宣传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软色情物品的危害,家长要提升孩子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及时予以纠偏,发现有商家销售色情文具玩具,应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生产者将动漫、游戏人物炮制成“妈见打”手办,会根据原版造型进行改动,这种改动涉嫌盗版侵权,因此,原动漫、游戏版权方也应就此维权。

    “妈见打”手办只有“人人喊打”,才能最大程度压缩其生产、流通空间,净化孩子们的成长环境。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