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看点 PDF版下载

栏目: 玫瑰书评

版面: 看点

《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一个女人的画像


    李欣伦的《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书名即立场,昭示身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现代女性,如何勇敢超越自我,捍卫独立人格,活出优雅人生。

    ■ 钟倩

    波兰诗人辛波斯卡曾写道:“地球上住着四十亿人/但是我的想象依然如故/它和巨大的数目格格不入/它依然为个体特质所动。”辛波斯卡以关注微小的事物享誉诗坛,诺贝尔文学奖给她的颁奖词中写如此评价——“通过精确的反讽将生物法则和历史活动展示在人类现实的片顿中。”

    而台湾女作家李欣伦的新书《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也是把目光放低,聚焦细微琐屑,观照大千世界,她以辛波斯卡的诗歌《一个女人的画像》作为全书四辑的引语,也从侧面传递自己的女性立场:记录婚姻、家庭、育儿和生活的碎语,反映内在的困惑、委屈、不安,微小的、具体的、个体的也是所有人的境遇和命运。

    李欣伦的散文以“洁净之美”著称,但这本书里的文章还是让我有些意外。小说的写法,散文的内核,亦真亦幻的迷离情思,处处可见沉思、质询、同情,就像书中的发问:“混乱的现在如何通往他口中镀金的未来?”这是“娜拉出走”后的生命追问,何尝不是女性回归自身的精神之问?

    书中的文章读来真诚而随性,时而会心一笑,慨叹为人母的艰辛,时而掩卷而思,思考独立女性的困境,时而又眉头紧锁,反观自身的家庭位置。作者擅长使用借来的人称和听来的故事谋篇布局,例如好友、邻居、闺蜜、路人甲等,在于模糊人物身份,最大化呈现原生态生活,使故事情节更引人情感共鸣。她擅长以切口进入视野,孩子的睡姿、戴口罩的半脸、厨房的游戏、饼干的碎屑、陪孩子游泳……而《头朝下》《水面下》《躺地上》《假日游戏》等文章,都从习以为常的细枝末节中定格女性在不同角色之间穿梭的辛苦和慌张。

    比如,假日里在厨房里煎炒烹炸,是一种独处方式,“做菜是整理奔腾续流的最佳时刻,已成惯习,不假思索的洗、切、炒等流利动作中,却让渡一片思维穿梭的空间,让我和自己独处。”不仅如此,一双儿女跟着母亲下厨,也别有趣味,“我们喜欢蕈菇在油锅里迸散的芳香,翻炒的芥蓝滑进鼻腔,横切的马铃薯边缘微焦,烧炙味占据厨房。滋滋滋、啵啵啵的油声伴奏挺好,哗哗哗的水声也动听,在色香流泻的烹饪场里,他们观察何时该放何种食材……”家屋剧场,充满鸡毛蒜皮,又烟火漫卷,与孩子一起做菜本身也是身心疗愈。

    关于日常的写作通往思想的升华,好比用日常生活的“切片”测试人性的体温,给人以真实而切肤的痛感,最终的落脚点是女性的归宿和命运,以此构成一幅女人的自画像,每个“她”都能从中看到自己。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屑屑》。作者的文字很精辟,“每个屑屑都像精致的开口,贪婪的嘴。屑屑吃掉时间。”有孩子的家庭就有碎屑,洋芋片、凤梨酥、饼干屑、菠萝面包、奶酥面包等,而有碎屑的地方自然就有女性的委屈。没完没了的碎屑,就像没完没了的家务劳动。作者引用珍西·唐恩的观点说:“我必须克服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是培养一点点我自己的资格感。”俨然,收拾碎屑与资格感之间横亘着性别差异的大山;再延伸一步,还有剩菜剩饭、煮破饺子、配餐下脚料,最痛苦的是“不但要在有限时间内清理食物屑屑,更要满足家人雪片般的需求”。试问,生活中的女性除了工作、家庭,还有多少自主的空间?当孩子长大已经学会收拾,“我也开始掉屑屑”的时候,并非意味着找回了资格感,而是女性自我的觉醒。不难看出,婚后的女性随时都要直面碎屑这一问题,而如何划清边界、找回资格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女性精神世界的平衡术。

    法国女作家西蒙娜·薇依说过:“如果你不相信爱与善的存在,你将陷入生命的虚无和逼仄;如果你相信善与爱的存在,你将在培植自己的人性同时获得幸福。”从广义范畴看,女性不仅是真善美的化身,还拥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所以,李欣伦的《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书名即立场,昭示身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现代女性勇敢超越自我,活出优雅人生。

    一个女人的画像,是你,是我,也是她。某种意义上说,观画者和画中人都是同一个人。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