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十年书》是著名教育家舒新城与爱人刘济群(刘舫)两人跨越十年的书信集。这不是一本纯粹的情书,他们写信的态度相当严肃,并且时时不忘记人生问题、修养问题及社会问题的讨论。读他们的故事,有感动之余的羡慕,羡慕之余的珍惜。
■ 陈姝
一封一邮,一笔一墨,智慧与思想,情感与人生,十年岁月,令人感动。
无论多么久远,真挚的东西总能触动人心,哪怕是遥远岁月里的故事。著名教育家舒新城与爱人刘济群(刘舫)两人跨越十年的书信集,那些你来我往的思想慧光与彼此之间的深情厚意,让我沉默良久。
一位是博学多才的教育家,一位是才学兼优的大学生,在彼此真诚的笔墨里悄悄相爱了。与其说《十年书》是一本书信集,倒不如说是他们从朋友到恋人,共度风雨,又彼此成长,实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见证。
“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诗人木心的这段话,在舒新城与刘济群之间的温情中,得到更形象的诠释。
爱的路是漫长的,是难忘的,更是真诚的。这样的爱刻骨铭心,每个人短暂又宝贵的青春岁月,因为这样的爱,让青春变得更为生动与多情。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下,这份纯粹的爱尤为难得,也更令人向往与羡慕。
《十年书》分为五个篇章,共340封信,两地两人两支笔两颗心绘就了一生的情,这种情不只是纯洁无瑕的爱情,更多是在爱情中升华的思想,催人奋进的智慧与力量。
他们在信中讨论恋爱与婚姻,甚为一场思想之争,在现在看来,实属难得的思想结晶。两人相隔千里,却共度时间的分秒,共诉人生的困扰、推荐好看的书籍、探讨人生、畅聊有趣的生活小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情意越来越浓。
人生路上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在刘济群的眼里,舒新城就是那个能够带来温暖与光明的人,似冬日暖阳的积极之人。《十年书》中富含人生教导的言论有很多,且大多是舒新城对刘济群说的话,他希望他所爱的女人有智慧而且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来说,好的恋爱,就是成就更好的彼此。
刘济群1906年出生在四川省眉山县一个地主家庭,她的祖父是一个思想非常开明的人,提倡女子不裹小脚,女子要上学。也正是这样 ,刘济群18岁来到了成都高师,是当时学生中年龄最小、成绩最优秀的闻名全校的红人,可以说是一位资质过人,追求进步的新青年。舒新城对刘济群印象颇好,曾写道:“她则特别努力,夜以继日的阅读,写作甚勤,日记尤无间断,几乎每日都有文稿呈教,我亦随时为之削改。”
舒新城在中华书局图书馆藏书建设中功不可没,从1930年上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总编辑时仅有5万册藏书,到1949年变成藏书55万册的大型综合性图书馆。能够在战火硝烟下保存完好,而且不断发展壮大,舒新城居功至伟。
信中,舒新城也会对时局进行点评,而且对当时的国家现状可谓是一语中的。充满抱负与理想的舒新城,把心中的苦闷与刘济群分享,使他们之间的爱不只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更有同志之间的情谊,更有对国家民族的大爱,在彼此心间流倘。
1935年,舒新城不惧日本侵略者的胁迫,保持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和观点,对历史上的“上海事变”“甲午战争”等名词坚决保留。后来“长沙沦陷”,舒新城仍坚持在中华书局工作,坚守了高尚的节操,凸显出文人的风骨。
“恋爱的双方则是完全基于彼此思想上、人格上、志趣上的了解而以永久的结合为目的,他们靠着了解与体谅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户型维护着以至于世界之末日,即所谓爱的情操。”刘济群一个深受教育的女子,有着这样的恋爱观,在舒新城的眼里,大为惊喜,这样的惊喜恰恰是他们爱的语言,爱的默契。
一段美好的婚姻,好比是一朵花开,从种子的萌芽到破土而出,到开花,到结果,历经漫长的日子,漫长的等待。经受风风雨雨,最后孕育成果实,实属不易。不是每一段感情都有如此美好的结局,如此,方更显珍贵。
正如书中的序言所言,《十年书》并不是一本纯粹的情书,他们写信的态度相当严肃,并且时时不忘记人生问题、修养问题及社会问题的讨论。《十年书》是他们彼此的心路历程,也是彼此思想成长的见证,更是他们对教育、对生活的思想感悟,也是他们对爱情婚姻的真知灼见。这一番思悟,不是强行说教,而是通过信件交流的方式写出,润物无声。
《十年书》的主人公早已离开人世间,读他们的故事,有感动之余的羡慕,羡慕之余的珍惜,愿每一场婚姻里都注入爱的灵魂,注入智慧的思想,让爱的光芒不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