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富东燕 发自北京 “1至2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15日,国新办举行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会上表示,“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今年1至2月主要指标同比增速较高,扣除基数影响,主要指标增势平稳,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具体而言,刘爱华介绍说,从生产来看,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比2019年1至2月份增长16.9%,为近年来同期较高水平。1至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1.1%,比2019年同期增长14.1%。
从需求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1至2月份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比2019年1至2月份增长3.5%,两年平均增速为1.7%。
“从主要指标的增长情况来看,同比指标呈现了大幅增长。综合来看,是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基数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刘爱华表示,首先,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因素持续显现。去年二季度以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持续显现,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同时,外部需求有所改善。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带动我国出口快速增长。
同时,刘爱华强调说,就地过年对工业生产起到了提振作用。“今年春节多地倡导就地过年,不少地方出台了相关政策,对留岗工作人员给予经济补偿,企业开工和项目施工的时间明显延长,员工到岗的情况也是好于往年,支撑了工业生产等指标回升。”她介绍说,国家统计局对近5000家工业企业开展了快速调查,结果显示春节期间工业企业平均放假天数7.5天,明显少于正常年份。“因此,就地过年的政策对工业生产延长开工时间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而上年同期基数跌落的影响也是主要因素,刘爱华表示,去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主要指标同比增速都出现大幅度下降,从而显著抬高了今年1至2月份的同比增速。
“总的来看,1至2月份经济运行保持恢复性增长,积极因素继续增多。”刘爱华说,同时也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恢复进程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下一阶段,要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进一步巩固经济稳定复苏基础,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刘爱华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