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肖婷
近日,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联合长投学堂发布《理性与感性:中国女性金融健康正在加速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教育、就业及婚姻状况(年龄)是影响女性理财重点和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女性在金融健康上的表现要整体好于男性,尤其在收支平衡、负债合理等方面,不足之处是自身金融知识水平有限等。
女性整体债务可控
该报告从日常收支管理、财务韧性、投资未来、金融能力四个维度对女性金融健康进行评估。报告显示,相较于男性,女性的综合金融健康分值更高。女性在日常收支管理和财务韧性方面好于男性,而男性在投资未来和金融能力方面略微优于女性。研究还表明,46%的被调查女性处于金融亚健康状态,26%处于金融不健康状态,仅有28%处于金融健康状态。
该报告总样本以中青年女性为主,近半数为本科学历,样本城市等级分布较为均匀,过半为已婚人士。样本数据显示,学历水平越高,其日常收支管理水平越高。学历水平影响最大的是在应对每一天的基本需求上,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水平明显比大专及以下学历水平的人能更好地满足每天的支出基本需求,这可能与其所掌握的金融知识和技能有关。
“既不过度借贷也不排斥借贷,能够更加精明的使用借贷产品”是本次报告样本中大多数中青年女性对借贷的态度。从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学历相对较高的中青年女性群体并未出现过度借贷的严重现象。
此外,报告还显示,女性整体债务可控。样本中84%的女性资产负债率不超过50%,26%没有任何负债。在财务韧性方面,女性整体表现也比较好,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76%的女性有足够的储蓄,能维持至少三个月的正常生活水平。
除了年龄,影响女性金融健康的另一因素就是婚姻状况。报告显示,相对于未婚女性,已婚女性面临更大的债务压力。报告课题组分析,这可能与女性在婚后更多的负责家庭的收支,如子女教育、购房购车、父母养老等因素相关。与此同时,报告还指出,年龄在30~34岁之间的女性面临着最大的负债压力,而在财务规划和满足日常基本需求上则是年龄越大,表现得越好。
疫情改变女性的金融理念
课题组还对15位身在不同地区、行业和年龄段的志愿者进行了线上访谈。在访谈中,大部分女性都提到了去年由于疫情带来的收入危机,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她们更理性地消费,以及对收入多元化的追求。
一位30岁、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受访女性,以前追潮流购物,基本没有储蓄。新冠肺炎疫情让她认识到储蓄的重要性,她现在每月把工资的20%进行强制储蓄,通过避免购买不必要的东西,发现自己能攒下不少钱,看着每月储蓄卡上的数字不断增加,安全感也在随之提升。
除了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外,访谈中的大部分年轻人还提到了“兼职”和 “多元收入”的重要性。一位26岁的女性受访者,除了自己作为实习医生的本职工作外,还结合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利用业余时间在淘宝上经营一家原创饰品的网站,且网店的收入已经与工资收入持平。她们把自己的爱好、热情和特长,变成长期坚持的小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