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 杨娈玉
“大妈,您坐下来消消气,也冷静一下;刚才听了你们婆媳间矛盾的原因,出发点都是为了这个家好。您再说说,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象达镇有这样一群“象达姑娘”,当邻里发生矛盾时,她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当乡亲产生纠纷时,她们一趟趟耐心调解。凭借女性特有的优势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她们化解了村里的大量矛盾纠纷,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成为象达镇家长里短的“大树洞”和矛盾纠纷的“软化剂”。
2020年初,象达镇利用村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妇联执委、女性致富带头人等资源,推举在群众中具有较高威信的妇女组建了“象达姑娘巾帼流动调解队”,调解队中有行家“管事婆”、缅语“劝导员”和后续“追踪员”。
家住象达镇芹菜塘村的杨某,夫妻结婚6年有两个女儿,但是近期缅籍妻子到龙陵务工后对家庭的照顾越来越少,杨某开始怀疑妻子有外遇,并动手打了妻子,妻子提出离婚,杨某找到了芹菜塘村的巾帼流动调解队。
“调解队”了解到他家具体情况后,多次通过电话对杨某的妻子进行劝说,再将夫妻双方约到一起对杨某的家暴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经过“调解队”与“劝导队”的不懈努力,使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归于好。
“她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很专业,站在我们的角度为我们考虑问题,不会指手画脚,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对家庭的欠缺,让我心服口服!”缅籍妻子在调解完成之后表示。
象达社区的张某,丈夫长期酗酒,酗酒后就对她家暴。张某找到了乡镇妇联,说出了自己多年的苦。“象达姑娘调解队”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后,即刻对张某的丈夫进行劝诫,并明确一名责任人对他酗酒及家暴的行为进行监管,目前张某丈夫酗酒情况有所好转,家庭矛盾得到缓解。
“我们凭借女性特有的耐心、细致和韧性,可以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朝阳社区调解队队长花冬玉说。
“调解队始终以调解村民矛盾,服务妇女儿童为主要内容,重点聚焦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妇女维权等领域,充分发挥象达姑娘率真大胆、敢说敢管的鲜明个性,使矛盾纠纷化解‘关口前移’,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象达镇副书记王向阳高兴地说,调解队成立以来,象达没有一起因家庭矛盾发生激化、引发上访或转为“民转刑”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