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春节前,直到确认依依(化名)的医疗救助款打入指定账户后,张刘佳这才安下心。尽管依依已经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湖南老家,但张刘佳对她的牵挂丝毫未减。
张刘佳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妇联权益部部长。第一次见到依依,是在2019年6月的一天。当日下午6点左右,张刘佳接到村、街道妇联主席电话,得知依依被养母用热水烫伤,紧急送省儿保治疗。挂掉电话,张刘佳当即赶往医院。看着5岁的孩子头上身上裹满绷带,但懂事坚强的样子,她强忍着眼泪一边说着安慰的话,一边向主治医生了解情况。
随后,她又对接属地派出所,协助公安机关全面收集固定证据,并将这一案件及时通报萧山区检察院未检科。经调查,依依的养母对其存在虐待、家暴等行为。2020年3月,法院作出判决,加害人受到法律制裁。
“案件结案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可以终结。”张刘佳说,“依依后续的治疗、心理疏导、关爱救助等,都是我们妇联人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她的努力下,萧山区妇联成功为依依申请到司法救助金1.2万元。
当依依回到位于杭州淳安的养祖父母家中后,萧山区妇联又一次次上门探望,对她进行心理干预。同时,与淳安县妇联对接依依临时协助监护相关事宜。
在跟进依依案的过程中,张刘佳一直秉承着一个理念——跟踪个案固然重要,但构建源头机制、保护更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更为重要。
受依依案影响,为全面掌握萧山区侵害儿童权益案件的基本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反映出的困难和问题,萧山区妇联与区检察院联合发布全省首份《侵害儿童权益案件白皮书》;经多次商讨会谈,区妇联与区检察院等多家单位率全省之先,联动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家庭成员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联合干预制度的意见》《萧山区关于受侵害儿童救助申请实施方案》,就完善线索发现机制、联动开展安置救助、扎实推进宣传教育等展开进一步合作,从源头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我们在与依依养父、养祖父母、亲生父母交谈过程中,发现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履行监护责任。”张刘佳说。
意识到亲职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萧山区妇联又联合检察院制定出台《萧山区亲职教育工作实施办法》,并打造萧山区向阳花亲职教育基地,对存在监护失职或者监护失误情形的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开展监护义务履行、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的教育。
“这起案件,我们跨部门联动、跨区域联动和跨省市联动,都是希望依依能够尽快走出阴霾,快乐地成长。”张刘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