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杨娜
2021年3月底的武汉,杨柳吐翠,樱花烂漫,车来人往,一派生机盎然。可就在一年前,2020年1月23日,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宣布“封城”。一夜间,这座九省通衢、人口超千万的城市仿佛静止了。
对于即将生产的孕产妇,当生孩子遇上新冠肺炎疫情,焦虑、恐慌、无助时刻威胁着母婴安全。在武汉“封城”的76天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团队坚守“生命护佑生命”的承诺,不惧不退,成功迎接了5108个新生命的顺利出生。在那些抗疫的日日夜夜里,产房和手术室里的无影灯,照亮着生命的希望;婴儿的啼哭和母亲的笑脸,是产科“天使”们为这座城市交上的战“疫”答卷。
76天守护5108个新生命降临人间,无一例新生儿感染新冠肺炎
去年武汉“封城”那一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九,正值年关。当时武汉将很多医院改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产科业务暂停,原本在这些医院产检的孕妇纷纷转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待产,医院压力倍增。
疫情时期,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保障孕产妇正常医疗保健的重任。产科主任孙国强第一时间召开了全科动员大会,产科390名医护人员和助产士全部自愿留下来坚守岗位。医院开放24小时产科门诊急诊,全体产科人党员冲在前,专家下一线,所有人员不请假、不外出,24小时随叫随到。
为满足孕产妇的医疗需求并减少人群聚集,医院应急启动线上健康服务,提供免费线上问诊咨询。同时,及时开通
线上孕妇学校,对孕产期及儿童提供科学实用的科普指导。疫情期间,在线咨询一经推出就呈“井喷”状态,产科副主任赵云的单日问诊量曾高达300多
人次。线上问诊不仅为孕妈妈提供了围产期科学指导,更成为安抚她们焦虑情绪的特殊“药物”。
武汉“封城”的76天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每日门诊量从150人上升至600人左右,住院孕产妇日均330人左右,分娩量日均72人,其中最高一天分娩量达到了108例;分娩产妇数为4978人,新生宝宝为5108人,占疫情期间武汉市新生儿总数的近30%,不仅存活率100%,而且无一例感染新冠肺炎。
竭尽全力救治疑似和确诊新冠肺炎孕产妇,有力保障母婴安全
疫情期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虽为非定点发热医院,但为保母婴安全,该院也主动扛起了救治特殊孕产妇的重任。早在疫情之初,医院领导统一筹划,将产科、成人内科、成人ICU联合组建了专家组,共同支援产科救治特殊孕产妇。同时探索出“双分诊、双通道、双隔离”的运行模式,建立隔离病房、缓冲病房、负压手术室、隔离产房,有效将正常孕产妇和疑似、确诊病例分开。对疑似新冠肺炎孕妇就诊在发热门诊,顺产到隔离产房,剖宫产到隔离手术室,分娩后到隔离病房,宝宝出生后第一时间转到新生儿隔离病房。同时,全院统一调配一批医护人员支援隔离病房的工作,共同参与特殊孕产妇的接诊和救治。
为了保证疫情期间的医疗质量和安全,产科每天安排一名副高以上专家“坐镇”门诊,专门负责疑似新冠肺炎孕妇的接诊和协调;并组建多学科专家微信群,每天群内讨论特殊病例的接诊和救治情况;疑似病例由助产组长接生,副高以上专家做剖宫产手术。孙国强介绍说:“高年资专家能用丰富临床经验来处理特殊孕产妇分娩时的各种情况,减少产时并发症,将患者的接触面降到最低,避免交叉感染。”
疫情期间,该院产科共计接诊50多例疑似新冠肺炎孕产妇,其中确诊12例,无一例孕产妇死亡。
除了接诊特殊的危急孕产妇,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还把医疗保障送到了新冠肺炎定点医院。2020年2月26日,33岁的叶女士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隔离病房顺产分娩,产后叶女士核酸检测结果出来是阳性,按要求医院将她转到了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孩子送到新生儿隔离病房观察。叶女士转院后,产科病区副主任操冬梅一直放心不下。3月1日,操冬梅做好全套防护进入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为叶女士检查身体、护理伤口,疏导情绪,还一并查看了从该院转过去的其他新冠肺炎产妇,鼓励她们积极配合治疗早日战胜疾病。
在积极应对疫情、接诊特殊孕产妇的同时,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相关科室还联手做科研、编指南,为抗疫做更多贡献。该院产科、新生儿科、影像科等组织编写并发布《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新生儿管理指导意见》、《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治建议方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对妊娠合并疑似或临床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早识别、早隔离、早上报、早救治与早转诊指导意见》、《孕妇可疑新冠肺炎影像
学(CT)检查指南》等多部指南、制度和诊疗方案,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孕产妇和儿童的防护工作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和建议。
在这场战“疫”中,在新冠病毒面前,湖北省妇幼保健院390余名产科人用执着和大爱坚守“生门”,用生命护佑生命。“武汉保卫战”虽已过去一年,但他们的坚守依旧,日复一日,一刻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