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这地方时,空气中又飘来一阵柚子花香。大片含苞待放的柚子花,虽然还没有进入热烈开放的盛花期,但是能感觉到离这一天已然不远了。不知怎的,突然联想到这情景好像也喻示着我们所属的这片土地的前景。
■ 朱钦芦
车一驶入这个区域,不仅感觉路两边的景色变美了,连导航都在提醒:“您现在行驶在香城大道花香路段”。一段路就有两个香字,让我们似乎已经能嗅到空气中透出的芬芳。
我们这趟就是来寻香的。上次在离此不远的特色小镇游玩,骑着车在菜花的海洋中寻觅草莓园时,就听说在这个斑竹镇上,还有一个叫作“花香果居”的地方,柚子花开时节,香动四方,游人如织。联系上了那里一家民宿后,我隔三岔五地就发信问人家柚子花开了没。她们先是说可能半个月后,到了半个月,又说还得有些天。终于,我的日程安排等不起了,于是,听说柚花已经含苞待放,便迫不及待地带上兄弟姐妹直奔这里。
到了民宿客栈,下得车来,便能够闻到空气中的柚子花香——早开的柚花来迎接我们了。这香味很特别:低调、醇厚,清气悠远,沁人心脾。不知道香水中有无柚香味,若有,必是我之所爱。趋近观之,花色白,瓣厚,蓓蕾形似毛笔笔头,看起来并不抢眼。但是想想,当缕缕幽香乘着夜色袭人,那感觉会是此香只合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醉了醉了。
行走在柚园间的小路上,已是暮春时令,红销黄谢,满眼皆绿。花倒是偶尔还有,只不过一律素雅的色相。缺少了些跳动的色彩,却多了一分内心的静怡。跟素常所见的杂乱的果园不同,这里的柚园非常规整。小路两旁一个个园子被精心修剪,一人多高的绿植分隔开来。这植物既非万年青,亦非黄杨,听大姐说叫“六月雪”。虽离六月还有一个半月,也有不甘寂寞的花儿大胆地现出身来。真到了它盛开的花季,如雪的花墙一定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园间的小路也经过了硬化处理,并且有人打扫,所以非常干净。路旁还有水流潺潺的小溪,给行走在柚园间的游客带来诗意的享受。每个柚园门头上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园名,铭牌上还标示着园主的名字、电话。显然,这是按照观赏农业的路子设计和打造的。过去也知新都柚的美名,而从告示牌中得知:“花香果居”这区域连片的柚子园有两千多亩,是新都柚最集中的产地。这里的柚子质优味美,连续四年荣获全国柚类金杯奖,被权威机构正式认定为国家A 级绿色食品。
其实,这里的村民居所也是一道景色。柚树深处,一处处庭院,一栋栋小楼,和柚园相互衬托,互为风景。经过一处漂亮的三层小楼的庭院时我们停住了脚步,门口有几个铭牌,上书“科技示范户”“党员示范户”“健康家庭”。门外墙上有一段赋体文字,简要介绍了一个叫宗先的人身残志坚、钻研柚树种植和管理技术,并带领乡亲们走上种柚致富道路的事迹。向附近一个干活的人打听,方知受表彰的对象是一位70多岁的村妇。不简单。
意外的是还在柚园间见到一个“院落委员会公约”的告示牌,内容包括怎样在院落建立党组织,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完善院落的养老服务、就业服务、残疾人服务和互相约定的其他条款。柚园向我们呈现的是美丽的环境,好的环境后面总有我们看不见的一双双勤劳的手。但就像千千万万的脱贫致富区域一样,这些勤劳的村民只有在一个高效、有为的组织领导下,才可能把自己贫穷落后的家乡建成美丽、富饶的家园。
回到我们所住的民宿,这里的休闲环境营造得很好,树下、草坪上、庭院中都张罗着伞盖,安放着茶桌,白天鸟语花香,入夜火树银花。店主是一位看起来30多岁的年轻女士,她坐在靠窗的茶座上,桌上摊开着一本正在读的书,言谈举止间能让人感受到其受过很好的教育。她原来是在城市里做幼儿教育的,几年前承包下了当地村民的这个院落经营权,做餐饮服务和9个房间的民宿接待,每年向院子的所有者支付近20万的承包费。我担心地问她会不会亏。她莞尔一笑,说生意还是不错的。除了最热的那些天游客少些外,其他时候都还行,尤其是柚子花开和柚子成熟的季节,花香和果香都能把城里人引来。在这里,跟她一样的经营者还不少,他(她)们带来了资金和现代管理知识、经验,把当地的院落经济水平提升了一大截。这一点,从这家民宿的庭院造景和房间设施我就能感觉出来。
从后院传来的一阵阵响亮而悠扬的葫芦丝乐声打断了我们的谈话,细听是《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支曲子。柜台前的服务员欣喜地赞到:吹得真好!我自豪地告诉她,吹葫芦丝的是我的哥哥和弟弟。和店主来到后院,只见哥哥和弟弟演奏得正起劲。弟弟还接上了一个小音箱,怪不得前后院都飘溢着优美的乐声。女店主掏出手机问了声“我可以拍下来吗?”得到许可后便左一张照片右一个视频地狂拍,还吩咐服务员送来一个果盘慰问演奏者。
随后,我在她的朋友圈中看到了她发出的视频以及一句导语:热爱生活的人们,无论什么年龄,无论在哪里,都会有光亮。
姐妹仨看着哥俩吹得那么入迷,不搭理她们,便在院子里采摘了一把野豌豆荚,把豆去掉,把荚含在嘴里发出声音去干扰他们。哥俩没受干扰,却把一旁的店里人笑坏了。这是我们小时候都玩儿过的把戏,此情此景,时光逆转,恍若回到了童年。
终于消停下来,安坐在茶桌前饮茶、聊天。面对着静谧而美好的环境,四姐一口一句感叹:这地方好安逸,好巴适,好漂亮。她小时候被寄养在农村里的姑妈家生活了10年,对今昔农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有强烈的对比感。我们都共同感慨过去是城里人不愿意到乡村,乡村人争着进城市,现在则是城里人总想往乡村跑,乡村户口逐渐变成香饽饽。真的,现在乡村变美了。想起过去有首歌,歌词开头是“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过去唱起来觉得有点夸张,现在觉得正合适,唱起来不会没有底气了。
第二天告别这地方时,空气中又飘来一阵柚子花香。大片含苞待放的柚子花,虽然还没有进入热烈开放的盛花期,但是能感觉到离这一天已然不远了。不知怎的,突然联想到这情景好像也喻示着我们所属的这片土地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