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学鸿
北宋初名将曹翰,开国时平江南有功。后归任环卫官,数年不调,心里颇不悦。一日内宴,太宗皇帝与侍臣皆赋诗,曹翰心生一窍,对皇帝讲,臣少亦学诗,亦乞应诏。太宗笑而许之,并言,卿武人,宜以刀字为韵。诚未想,这位随即援笔立进,以诗寄意: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诗写得长情有味,太宗览之恻然,一下子被打动,曹翰即自环卫官骤迁数级。
类似的桥段范仲淹也曾遇到,宋人俞文豹《清夜录》便曾有记,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后献诗得进。大意是讲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城中文武官员多得推荐提拔,唯有“巡检”苏麟,因为长年游任外县,不在杭州城里,所以未得眷顾。苏麟自然不甘心,便找由头到杭州拜见范仲淹,顺带献诗一首,重点表述的便是有名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两句,范仲淹文坛巨擘,焉不会意,加之冲这文采,不久之后便推荐提拔了苏麟。苏氏文声不显,但据此所留的“近水楼台”与“向阳花木”两个成语却是广为流传,看则晓畅直白,实含妙思哲想。
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入仕之路,从来都是写满士人的辛酸与不堪,曹翰苏麟二人以诗寄意,合乎人之常情,并不为过。况且比起奔走权门平交王侯之辈,或者是以隐求官的如种放卢藏用之流,多的不单是一丝风雅,更重要的是还有他们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