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政法学院学生 庄美原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毛主席批示中的“好例”到底好在哪里?
走进厉山寨,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厉家寨治山的这个例子好在方法用得对、干部带得好、百姓做得实。
我成长在新世纪的农村,没有艰苦生活的经历。在了解厉家寨的故事后,打心里给艰苦奋斗的前辈们竖起了大拇指,愚公移山的精神在这里发扬传承,像一颗种子、一种信念,深深地扎根在了厉家寨的每一位村民心中。
70年前,厉家寨大山农业社面临水土流失、土地瘠薄等问题。当时的党支部书记厉月坤带领村民进行深翻土地的实验,土地瘠薄的问题明显得到改善,在随后几年的时间里,党支部干部带领全村人民不断开山劈岭、修渠挖井,将厉家寨这么一个穷山乡发展成提前10年实现全国粮食发展纲要目标的好地方。
如今,在党的带领下,厉家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种樱桃,做电商,不断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新农村,获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提名奖”“中国樱桃第一村”等称号,能有今天的新面貌,全靠那股治山的愚公精神。
厉家寨村民深知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尤其是村里的年轻人,他们回乡创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也要多学习前辈们的闪光点,学精神,悟道理,将来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