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时讯 PDF版下载

版面: 时讯

助力脱贫攻坚 推动乡村振兴

工业柳州创造螺蛳粉惊奇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用‘惊奇’一词称赞螺蛳粉是舌尖上的产业,为螺蛳粉产业的发展再次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我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说起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柳州参观考察螺蛳粉生产的情形,女企业家、广西善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潘朝英至今难掩内心的激动。

    4月26日下午,位于广西柳州市河西高新区中小企业孵化园的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迎来贵客——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善元食品公司察看螺蛳粉产品工艺,详细了解螺蛳粉配料,认真询问螺蛳粉的价格。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这么关注、关心,让我非常感动。”潘朝英说,善元公司发展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一路艰辛,“市政府这些年为了打造螺蛳粉产业,是实打实地帮助我们这些民营企业的。”

    事实也是如此,柳州民营企业在螺蛳粉生产中担当了绝对主力。目前,集聚区已有34家螺蛳粉生产及配套企业入驻,就业人员近3000人,日产螺蛳粉约150万袋。柳州着力打造螺蛳粉产业园,不仅建立了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还培育原材料加工基地、培育酱菜加工生产基地。

    其实,以汽车、钢铁、机械制造为优势产业的工业重镇柳州,早在2015年就提出要用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和发展螺蛳粉产业,在资金投入、税费减免、金融支持、基地建设、品牌培育、土地保障、人才支撑、技术支持等方面,全面保障螺蛳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螺蛳粉好不好吃,美不美味,灵魂在汤料。标配不仅有腐竹、酸笋、石螺,还有中草药与筒骨一起熬制的汤包,共同打造了“酸、辣、鲜、爽、烫”的独特气质。

    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培基村蒙田咪做梦也没想到,她养殖的田螺,会通过另一种形态,飞入寻常百姓家。

    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蒙田咪与丈夫都已50多岁,儿子身有残疾,两个孙子正在读书。脱贫攻坚以来,在村委和帮扶干部的鼓励下,她加入合作社,发展了田螺养殖6亩,每亩年产600斤以上。

    “田螺一年收购两次,每斤三块五,光卖田螺我家每年能得到1.2万多元,加上种田和养鸡收入,年收入有4万多块钱!”蒙田咪说,儿媳外出务工,村里也给儿子安排了公益岗位,生活越过越好。

    近年来,柳州市充分挖掘螺蛳粉重要原材料的种植养殖优势,聚力打造螺蛳粉原材料产业集群,大米、竹笋、豆角、木耳、螺蛳等种植养殖规模达到了50多万亩,推动原材料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在融安、融水、三江等少数民族聚居县,结合产业扶贫政策,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大力推进低产田改造养殖螺蛳或稻田套养螺蛳。融水县拱洞乡经过数年发展,养螺面积超过6000亩,带动2160户农户,其中1673户贫困户参与田螺养殖,实现增收。

    2020年,螺蛳粉成就柳州“三个百亿”产业:预包装螺蛳粉销售收入突破110亿元、配套及衍生附属产品收入超过130亿元,实体门店销售收入近118亿元。

    “总书记视察讲话后,螺蛳粉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将以‘高标准、高质量发展’为指引,与广大同行们一道,坚持创新驱动,紧扣螺蛳粉包容、善变和独特的灵魂,齐心协力,推动螺蛳粉产业的发展。”潘朝英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