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女界 PDF版下载

版面: 女界

浙江省象山县晓塘乡:

“晓橘嫂”逐梦橘乡 助推柑橘产业提质增效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杨溢

    橘花盛开,清香自来。芳菲五月的柑橘小镇——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晓塘乡,万亩橘林争相绽放,白花绿叶相映成趣,橘农橘嫂穿梭橘园。

    在家家户户都种植柑橘的晓塘乡,每一名橘农的背后都有一名橘嫂,她们是橘园女当家。近年来,晓塘乡以群团改革为契机,自2018年起成立专业型的乡镇级全产业链女性创业联盟——“晓橘嫂”农创联盟,吹响了巾帼建功橘乡的集结号。

    朵朵橘花开 橘嫂种橘忙

    象山柑橘栽培历史悠久,明嘉靖《象山县志》载:“金豆出象海山”。柑橘是象山县面积最大、效益最大、名气最大的水果。近些年冒出个“红美人”柑橘,更是在短短几年间,面积扩张到3.28万亩。当地人评价其经济效益:亩均5万元起步。

    晓塘乡妇联聚焦橘农需求,围绕种苗、技术、销售等难热点问题,明确橘嫂种橘、橘嫂说橘、橘嫂卖橘“三大主题”,绘制产业、文化、休闲“三张地图一张网”,让橘嫂们成了主角。

    绿创农场的“85后”张燕是晓橘嫂中的楷模。2008年,她赴日本爱媛县学习柑橘种植技术,是象山县柑橘种植乡土专家。她积极主动帮助周边橘农防御橘树常见疾病,并且积极宣传明日见、绿美人等优品柑橘的种植优势,引领橘农橘嫂种植精品柑橘,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晓塘乡妇联积极开展“橘嫂种橘”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梳理专家联结、产品代销等橘嫂互助服务清单六类,进一步打通柑橘种、产、销、运各个环节,帮助橘嫂由“传帮带”实现“自我造血”,带动全乡优品柑橘种植面积达5000亩、同比增长75%。

    粒粒柑橘红 智慧橘嫂乐

    晓塘乡拥有1.3万亩的柑橘产业,每年4月底5月初,是橘子花盛开的季节。

    “疏花可以提高坐果率,这些摘下的橘花以前都丢弃了,现在我们要变废为宝。”甬红果蔬的晓橘嫂顾芷宁介绍说,把橘花运往专业公司制作成花茶、精油皂等产品,不仅增加收入,还延伸了柑橘产业链。

    “把手闲歌香橘下”。晓塘乡巧借“旅游+农业”“电商+农业”新业态发展东风,鼓励橘嫂发挥智慧做精柑橘深加工。柑橘衍生品也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三类12种,效益倍增。

    “晓橘嫂的柑橘衍生品成为象山县‘吉象芳华’巾帼品牌首创产品,助推了柑橘产品全产业链融合、全季节销售。”晓塘乡妇联主席杨溢高兴地说。

    “种得好也要卖得好”“卖产品也要卖文化”……一场场“橘嫂卖橘”电商培训也为晓橘嫂更新了致富新理念,橘嫂们纷纷拿起手机开展线上直播带货。

    抱团发展,互相取暖,是扎根于晓橘嫂心中的理念。对于这点,从云南远嫁而来的彝族姐妹崔海萍深有体会。

    2019年,崔海萍开始尝试种植“红美人”,但由于没有销售经验,2020年迎来丰收5亩红美人却滞销愁卖。这时,热心的晓橘嫂张秀菊帮她解了燃眉之急。

    张秀菊是甬红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有着20多年柑橘销售经验的能手,她帮助崔海萍评估红美人品相,联系销售渠道,顺利将5亩红美人一次性出售并卖出了好价格。

    在晓塘乡妇联的引领下,当地开启“橘梦空间”创业计划,精心设计“晓橘嫂”美食系列包装,完成“晓橘嫂”商标注册,成立橘嫂销售团队,推荐参展省农博会妇联馆等省内外展销,并牵手盒马鲜生等新零售平台,带动橘农打通线上线下销路。

    2020年,经“晓橘嫂”售卖的柑橘量占全乡三分之一以上,其中红美人等精品柑橘销售超100万公斤。

    殷殷橘乡情 传播橘文化

    象山柑橘是人们舌尖上的美味,也是橘嫂心尖上的宝贝。如何将橘史橘礼橘文化传播传承下去,是晓橘嫂们的殷殷橘乡情。

    在新一代橘农桔之香果园的“90后”晓橘嫂张越看来,传承柑橘文化和宣传柑橘品牌是当前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她参与到晓塘乡妇联组织发起的“橘嫂妈妈上橘课”公益活动,润物细无声地培养橘二代、橘三代的橘乡情怀和柑橘情结,让柑橘“致富果”真正住进孩子们的心田里,为未来接好致富接力棒做准备。

    “吃吃橘子抵抵茶”“春赏橘花秋品果”“橘子红心做人诚心”……一句句弘扬美德美行的橘嫂俚语,流淌在孩子们耳边。他们认真地听橘嫂妈妈们讲过去的橘故事,讲柑橘种植历史、知名品种、文化内涵,把橘嫂俚语小卡片挂上橘树枝头,祝愿红美人丰产丰收。

    如今,“晓橘嫂”俨然已成为属于晓塘妇女的光荣名字,也成为宁波市妇联系统内的知名名片。她们勇闯市场关、传授致富经,为美丽经济发展增添了不起的她力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