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刊 PDF版下载

版面: 专刊

家庭建设为儿童成长提供好环境


    一个和谐温暖有爱的家庭,能为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 在安徽省合肥市妇联“妈妈的力量”家庭成长公益计划发起人之一、“70后”母亲庆华的认知和体验中,“那是孩子生命的起点,是父母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场所,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从初为人母、陪伴孩子成长时的感悟,到5年多来与上万名妈妈一起分享阅读、涵养家庭共同成长的智慧和力量,这场家庭成长实验与实践,伴随着“妈妈的力量”悦读会会员的增加、在合肥各城区不断建立的分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全省各级妇联联手教育等相关部门,紧扣“家”字作文章,建好小家,引领小家服务大家,为儿童健康成长、妇女提素发展夯实基础、营造氛围。

    一份来自安徽省《两纲(2010-2020)终期评估报告》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的知晓率为86.9%,2020年已增长到93%。

    数据背后,是一连串弥补家庭成长短板,惠及家庭和孩子的政策措施:出台并实施了《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进一步理顺家庭教育工作管理体制,明晰各方职责,为家庭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将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教育发展总体规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依托建立在社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或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建立家庭教育全媒体平台,打造“皖家·教育”空中课堂、在“安徽徽姑娘”微信公众号开设“皖家·教育”专栏,为家长提供便捷、多元的指导服务;开展“我爱我家 亲子大课堂”家庭教育巡讲及丰富多彩的亲子阅读活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随着全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及宣传引导效应逐渐显现,儿童受教育环境大幅改善。围绕解决“入园难”问题,安徽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将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纳入民生工程。截至2020年底,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4.9%,较2010年提高46.4%。全省共有幼儿园10876所,其中公办园5080所,较2010年增幅达362.24%。全省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达到100%。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覆盖率由2010年实施前的不足10%提高到100%。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同时,政府“兜底”孤残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013年,将孤儿救助纳入省政府33项民生工程。随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全省2.1万名无人监护或者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全部落实照护责任。建设12355未成年人保护专线,承担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发现、报告功能。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全省累计举办宣讲超过5000场次,服务13万人次。

    为营造家庭成长氛围,安徽持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近年来,全省共132万户家庭、822.5万群众参与各类寻找活动,推选出各级最美家庭24.2万户。依托城乡妇女之家设立1.6万个光荣榜和宣传展板,晒出家庭照片48.3万张,举办家风家规评议会、家庭故事会6.57万场次,家庭家教家风巡讲活动3.4万场次,直接参与巡讲群众160万人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广大妇女的新追求,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逐步形成。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