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沟,头拱地也要让山村变个样;“移山”种田,一家人带起一个产业;三代接力,为参农利益不断奔波……这就是对人民小康路上带头人——山东参乡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琳一家人的真实写照。
40多年前,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镇口子李村是有名的穷山沟,村里只有46户人家和300多亩山礓地,人均年收入只有二十几元钱。目前,文登西洋参种植规模已达5.5万亩,年产成品鲜参7500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六成以上,带动3000多户参农、数万从业农民增收致富,共同走上了小康之路。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王琳的外祖父和父亲。1981年,外祖父王继振开山拓荒、不断探索、育种突破,让8粒西洋参种子在文登落地生根。此后,父亲王文水毫不保留地提供、传授宝贵的制种技术,艰辛钻研延伸产业链条,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之路。
“带着大家伙一起过上好日子”一直是外祖父和父亲最大的心愿。王琳说,小的时候家里吃饭,每次有参农带着西洋参的病叶子或者任何问题拿过来给父亲看,不管是吃到第一口还是碗里就剩最后一口,父亲都第一时间把筷子放下来,先给西洋参看“病”。
2015年,王琳辞去文登区博物馆讲解员这份外人眼中光鲜亮丽的工作,开起了自己的西洋参淘宝店,收入突破百万元,同时,电商带来实打实的收入让周边不少参农也动了心。
作为第三代“西洋参人”,王琳一直将三代人的使命扛在肩上,在自己富起来的同时免费为周边参农代销西洋参。虽然在忙碌的日子里,她和爱人既是客服又要打包、发货,但是他们从未觉得辛苦,因为他们为村民提高了收入。
如何促进参农增收致富和西洋参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是王琳和爱人每天聚在一起都要讨论的事情。2016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王琳成立了文登御龙旗西洋参合作社,采取“研发—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将公司科技管理技术、优良品种无偿赠给广大参农,又以零差价方式集体进购农药化肥、遮阳网等必备农资,在农户种植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与监管,帮助周边3万多户参农实现增产增收1亿余元。
2018年,文登被授予“中国西洋参之都”称号,品牌美誉度、影响力持续增强。王琳又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投资5000万元建设继振西洋参加工项目,对西洋参深加工技术进行研发,进一步提升文登西洋参的价值,走精深加工的道路。
今天的文登,种植西洋参的农户已经达到3000多户,数万名从业者靠着一颗颗西洋参改变了生活,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现在的口子李村,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