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朝敏 文/摄
去年端午节,是异地工作的我们第一次一起过节,庆祝方式当然就是包粽子啦。
我们先去超市买好了糯米、绿豆、猪里脊和调料,在网上买了蛋黄,万事俱备就差粽叶了。没想到那天去了两个菜市场,一张叶子都没看到。正郁闷时,我婆婆打电话说,她知道有野生粽叶可以自己去摘。那个地方在重庆大渡口区双山公园附近,看着满眼绿油油的粽叶,老公负责采摘,我负责装袋,不一会儿就摘了一大口袋粽叶。
回到家,烧水、煮粽叶,再放到冷水里浸泡。然而,使用新鲜粽叶包粽子比我们想象中更麻烦,粽叶在手里怎么都不听话,尝试了很多次,不是糯米掉出来,就是粽叶破了。
这时老公想到楼下卖粽子线的老奶奶,不如请她来指导我们包粽子。于是我冲到楼下,问老奶奶会不会包粽子,老奶奶指着对面正跟人聊天的一个婆婆说:“那个汪婆婆会包,你去问她吧。”说实话,在大街上去搭讪别人,我还是挺心虚的。但没想到我一开口,汪婆婆就爽快答应去家里教我们。她说现在年轻人愿意自己包粽子很难得,她很愿意教。
我把汪婆婆请到家里,她真的很厉害,几分钟就包好了一串粽子。我们也在汪婆婆的耐心指导下,慢慢地包且越包越好。不知不觉到了晚餐时间,我们邀请汪婆婆留下来吃饭,她不仅不吃,连送给她的粽子也不要。汪婆婆说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年轻人愿意学,她很高兴。
看着那一串串绿油油的尖角粽子,我们好感动,这一个个粽子里都饱含着汪婆婆的无私与慈爱。最后我们将包好的粽子煮熟、分别送给了亲人、朋友和同事们品尝。
粽香飘远、回味悠长。今年我们还要继续自己包粽子。节日的美好意义,就是与食物的约会;同样,留在记忆里的节日气息,也多半都是食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