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题 PDF版下载

版面: 专题

辽宁抚顺东华园社区居民陈玉芳

党的恩情记心间初心不忘庆百年


    陈玉芳在党小组活动中宣讲党史。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总书记的嘱托要牢记,句句话语暖心田;不忘党的恩情好,幸福快乐过百年!”刚到陈玉芳家门口,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就听到屋内传来她深情款款的诗朗诵。“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特意创作了一首散文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打算‘七一’在社区表演呢!”

    平日里喜欢文学创作的陈玉芳自从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来家“唠家常”之后,总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我把这些情感都注入一篇篇诗歌来表达对党、对国家的热爱。”三年来,陈玉芳连续创作了诗歌、三句半几十首,“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幸福的回忆,每一次朗诵都是对党和祖国深情的表白。”陈玉芳幸福地说。

    住上新房笑开颜

    搬进抚顺东洲区东华园社区之前,陈玉芳一家住在青鹭社区,属于采煤沉陷区,陈玉芳告诉记者,以前的小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随着地表的沉陷,楼房和窗框不断地扭曲,玻璃每年都因为挤压而碎裂,住在那样的房屋里面,成天提心吊胆,就怕哪天房子塌了。2016年,抚顺市政府为采煤沉陷区的居民搬迁,陈玉芳一家搬进了宽敞明亮的94平方米新居,圆了安居梦的陈玉芳别提多高兴了。

    更让陈玉芳喜出望外的是,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察看西露天矿矿坑,了解采煤沉陷区总体情况和矿坑综合改造利用规划。临近中午,总书记来到东华园社区,实地了解抚顺市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安置情况时走进了她的家。

    时至今日,幸福的场景她还历历在目。“总书记进屋环视了一下,然后就坐在了沙发上开始跟我们唠家常。总书记特别和蔼,询问我住房的改善情况、退休金和社保能不能按时领取、看病方便不方便、是否有医保等问题。”总书记的询问事无巨细,涉及了陈玉芳家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在得知居民们搬迁之后安居乐业,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时,总书记频频点头。

    “总书记在我家坐了十几分钟,我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真想让他多坐一会儿。”在总书记临行前,陈玉芳和家人提出了一个小要求,“总书记,能不能跟我们拍一张全家福!”“总书记很爽快地答应了,他说:“来,我们靠近一点!”陈玉芳全家纷纷靠近总书记,她还挽起了总书记的左胳膊。离开社区时,总书记说,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大家的生活都要过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落下,一个也不能少。

    与总书记合拍的全家福被陈玉芳悬挂在了客厅中最显眼的位置,三年来,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时刻萦绕在她的耳畔,激励着陈玉芳和家人。

    民心实事暖心窝

    东华园社区是2016年11月建成的一座安置采煤沉陷区回迁居民的新小区,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共有楼房74栋。总书记的到来,为沉陷区回迁居民送来了真挚的关怀,近年来,社区牢记总书记嘱托,一项项民心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暖在百姓的心窝里。

    陈玉芳告诉记者,东华园社区被鲍家河隔成东西两区,居民每天必经的鲍家桥是一座20世纪50年代的老桥,冬天下雪路滑、夏天汛期易造成险情。为解决居民出行难的问题,一条长80米宽6米的汉白玉栏杆的“连心桥”于去年5月竣工使用,贯通了东西两区。桥通了,居民的心也通了。陈玉芳说,总书记特别关心居民的出行问题,有了这座“连心桥”,东西区的居民都可以搭乘从小区门前通过的十余条公交线路,出行就像坐私家车一样方便。

    不仅出行方便了,近年来,社区的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和贴心,在东华园社区,像陈玉芳这样的老年人数量占社区近一半人口。2019年,惠民集团入驻社区,打造了400多平方米的智能居家养老项目,方便社区老人就餐、保健、养生,实现居家养老。建在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站,小病不出社区就能解决。

    居民搬迁后的就业问题也是总书记的关切,东华园社区在改善硬件条件的同时,还为居民提供和介绍就业岗位,去年,在社区的推荐下,陈玉芳的女儿在一家物业公司从事前台工作,不仅有了固定收入,还上了保险。“现在我这心才算真的踏实了!”陈玉芳常常告诉家里人,咱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党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的,一定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并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报国家、回报党。

    引领居民跟党走

    走进东华园社区,鳞次栉比的住宅楼、干净整洁绿草如茵的社区广场和一排排的文化长廊向总书记“汇报”着居民旧貌换新颜的幸福生活,每一位居民的灿烂笑容中,洋溢出日新月异好日子的欣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东华园社区用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表达对党的无限热爱。

    为了感念党恩,社区将陈玉芳居住的50号居民楼命名为“感恩楼”。

    “小家”的变化折射出的是“大家”的发展,如今,东华园社区的红色文化长廊以及重温总书记的嘱托、重走总书记视察路线已经成为抚顺市民学习党史、寻找初心的独特方式,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切实地感受当时的每一个细节,陈玉芳成为社区的义务讲解员,就在自家楼前的“感恩石”旁,她总是穿着喜庆的红色衣服,声情并茂地为参观者讲述那个让她终生难忘的瞬间,表达对党的深深感谢之情。

    作为党员的陈玉芳,时刻不忘自己党员身份,居民服务、社区活动、党史宣传事事冲锋在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陈玉芳主动请缨担任社区排查志愿者,在社区内站岗巡逻值守。在党员支部学习中,她主动将党史学习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相结合,带领党员上门为居民服务,为孤寡老人排忧解难。

    作为社区的一名文艺骨干,陈玉芳还经常用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好政策。陈玉芳告诉记者,社区为了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组织成立了合唱队、健身操队、广场舞队,每逢节假日还有大型的文艺演出,这些都是思想引领的好契机。

    “最近我们正在排练大合唱,还有我原创的诗朗诵,到时候欢迎你来观看我们演出!”热情爽朗的陈玉芳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